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近场聚焦天线设计的现状 | 第13-16页 |
1.2.1 近场聚焦天线的意义 | 第13页 |
1.2.2 近场聚焦透镜天线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 第13-14页 |
1.2.3 近场聚焦微带阵列天线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 第14-16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 第16-18页 |
第二章 近场聚焦透镜天线设计 | 第18-26页 |
2.1 近场聚焦透镜天线的基本原理 | 第18页 |
2.2 近场聚焦透镜天线的设计 | 第18-25页 |
2.2.1 设计原理 | 第18-19页 |
2.2.2 单面透镜的设计 | 第19-20页 |
2.2.3 馈源的设计 | 第20-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近场聚焦微带阵列天线设计 | 第26-53页 |
3.1 近场聚焦微带阵列天线基本原理 | 第26-27页 |
3.2 近场聚焦微带阵列天线的设计 | 第27-46页 |
3.2.1 微带天线单元设计 | 第28-29页 |
3.2.2 的微带阵列设计 | 第29-30页 |
3.2.3 近场聚焦微带阵列天线的设计 | 第30-46页 |
3.3 样品加工与测试 | 第46-52页 |
3.3.1 实物制作 | 第46-47页 |
3.3.2 天线测试系统的组成 | 第47-49页 |
3.3.3 软件系统的设计 | 第49页 |
3.3.4 测试结果 | 第49-5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人体隐蔽性危险品的检测和成像 | 第53-62页 |
4.1 毫米波采集系统的组成 | 第53页 |
4.2 隐蔽性危险品的检测和成像 | 第53-59页 |
4.2.1 长方形金属条的采集与成像 | 第53-56页 |
4.2.2 正方形铁块的采集与成像 | 第56-57页 |
4.2.3 金属刀与陶瓷刀的扫描采集与对比 | 第57-58页 |
4.2.4 隐蔽性金属手枪模型的扫描采集与成像对比 | 第58-59页 |
4.2.5 金属手枪的扫描采集与成像 | 第59页 |
4.3 人体携带隐蔽性危险品的检测和成像 | 第59-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结束语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作者在校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9-70页 |
附录1 微带线改变的长度 | 第70-73页 |
附录2 微带间隔验证 | 第73-76页 |
附录3 改变微带线长度 | 第76-82页 |
附录4 数据采集程序 | 第82-84页 |
附录5 结果显示系统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