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1 绪论 | 第10-18页 |
|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2.1 区域创新系统的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 1.2.2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 1.3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的相关研究 | 第13-16页 |
| 1.3.1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 1.3.2 写作思路图示 | 第15-16页 |
| 1.4 重点和难点 | 第16页 |
| 1.4.1 重点 | 第16页 |
| 1.4.2 难点 | 第16页 |
| 1.5 创新性和局限性 | 第16-18页 |
| 2 研究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 第18-25页 |
| 2.1 研究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 2.1.1 区域创新理论 | 第18-20页 |
| 2.1.2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 第20-21页 |
| 2.1.3 区域创新能力理论 | 第21-22页 |
| 2.2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 2.2.1 主成份分析法 | 第22页 |
| 2.2.2 优序图法 | 第22-23页 |
| 2.2.3 聚类分析法 | 第23页 |
| 2.2.4 ARMA模型分析法 | 第23-24页 |
| 2.3 小结 | 第24-25页 |
| 3 江西省设区市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5-31页 |
| 3.1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25-26页 |
| 3.2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6-27页 |
| 3.2.1 区域创新基础指标 | 第26页 |
| 3.2.2 区域创新投入指标 | 第26-27页 |
| 3.2.3 企业创新能力指标 | 第27页 |
| 3.2.4 区域创新产出指标 | 第27页 |
| 3.3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确立 | 第27-30页 |
| 3.4 小结 | 第30-31页 |
| 4 江西省设区市区域创新能力比较分析 | 第31-47页 |
| 4.1 江西省设区市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测度方法分析 | 第31-40页 |
| 4.1.1 江西省设区市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测度 | 第31-40页 |
| 4.2 江西省设区市区域创新能力静态差异分析 | 第40-42页 |
| 4.2.1 江西省设区市区域创新能力聚类分析 | 第40-41页 |
| 4.2.2 江西省设区市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41-42页 |
| 4.3 江西省设区市区域创新能力动态差异分析 | 第42-46页 |
| 4.3.1 江西省设区市区域创新基础实证分析 | 第42-43页 |
| 4.3.2 江西省设区市区域创新投入实证分析 | 第43-44页 |
| 4.3.3 江西省设区市企业创新能力实证分析 | 第44页 |
| 4.3.4 江西省设区市区域创新产出实证分析 | 第44-45页 |
| 4.3.5 江西省设区市区域创新能力动态差异综合分析 | 第45-46页 |
| 4.4 小结 | 第46-47页 |
| 5 江西省设区市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潜力分析及对策建议 | 第47-53页 |
| 5.1 江西省设区市区域创新能力总体评价 | 第47-49页 |
| 5.2 江西省设区市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潜力分析 | 第49-50页 |
| 5.3 江西省设区市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对策建议 | 第50-52页 |
| 5.4 小结 | 第52-53页 |
| 6 结论 | 第53-54页 |
| 6.1 总结 | 第53页 |
| 6.2 展望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