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1.3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1-12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毫米波云雷达的数据分析 | 第13-25页 |
2.1 云观测试验设备 | 第13-16页 |
2.1.1 激光云高仪 | 第13页 |
2.1.2 毫米波云雷达 | 第13-15页 |
2.1.3 L波段探空 | 第15-16页 |
2.2 观测资料的获取 | 第16页 |
2.3 云雷达与云高仪资料对比 | 第16-19页 |
2.3.1 不同能见度条件下数据获取率 | 第16-18页 |
2.3.2 云底高度观测资料对比 | 第18-19页 |
2.4 云雷达与探空资料对比 | 第19-22页 |
2.4.1 利用探空资料分析云垂直结构方法 | 第19页 |
2.4.2 云雷达与探空资料对比 | 第19-20页 |
2.4.3 实例分析 | 第20-22页 |
2.5 一次降水天气过程云底高度的对比 | 第22-2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云雷达数据与卫星资料的融合 | 第25-35页 |
3.1 风云气象卫星 | 第25-26页 |
3.2 资料融合理论基础 | 第26-27页 |
3.3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第27-29页 |
3.3.1 基本数据来源 | 第27页 |
3.3.2 卫星资料预处理 | 第27-28页 |
3.3.3 云雷达数据预处理 | 第28-29页 |
3.4 神经网络算法 | 第29-30页 |
3.5 资料融合方法 | 第30-34页 |
3.5.1 资料融合操作流程 | 第30-31页 |
3.5.2 试验初期结果 | 第31-3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毫米波云雷达信号处理概述 | 第35-41页 |
4.1 毫米波云雷达信号处理原理 | 第35页 |
4.2 毫米波云雷达信号处理流程 | 第35-38页 |
4.2.1 相参积累 | 第36页 |
4.2.2 谱变换 | 第36-37页 |
4.2.3 谱平均 | 第37-38页 |
4.3 毫米波云雷达谱数据提取 | 第38-3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五章 云雷达相参积累时间的分析与研究 | 第41-51页 |
5.1 相参积累理论仿真 | 第41-43页 |
5.1.1 信噪比增益曲线 | 第41页 |
5.1.2 理论推导 | 第41-42页 |
5.1.3 仿真实验 | 第42-43页 |
5.2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 第43-45页 |
5.2.1 试验数据获取 | 第43页 |
5.2.2 噪声电平的确定 | 第43页 |
5.2.3 试验数据的预处理 | 第43-45页 |
5.2.4 信噪比增益曲线极值点 | 第45页 |
5.3 相参积累时间选取方法 | 第45-47页 |
5.3.1 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 第45-46页 |
5.3.2 相参积累时间选取方法 | 第46页 |
5.3.3 K系数相参积累时间选取方法与理论仿真的比较 | 第46-47页 |
5.4 实例分析 | 第47-5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6.1 结论 | 第51-52页 |
6.2 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