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研究背景 | 第9-13页 |
1.1 文化感知意象是旅游研究的要点 | 第9-10页 |
1.2 飞速发展的中国出境游与薄弱的出境游客感知研究 | 第10-11页 |
1.3 日益频繁的中加旅游互动与中国赴加旅游研究缺乏 | 第11-13页 |
1.3.1 ADS旅游目的地谅解备忘录签署与签证政策的持续放宽 | 第11页 |
1.3.2 中加交流的日益频繁与中国游客满意度的下降 | 第11-12页 |
1.3.3 加拿大旅游研究缺乏 | 第12-13页 |
第2章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5页 |
2.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2.2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第3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26页 |
3.1 旅游者文化感知 | 第15-16页 |
3.1.1 感知 | 第15页 |
3.1.2 游客感知 | 第15-16页 |
3.1.3 文化感知 | 第16页 |
3.2 旅游地文化意象 | 第16-22页 |
3.2.1 旅游地文化意象概念 | 第16-17页 |
3.2.2 旅游地意象类别与形成 | 第17-18页 |
3.2.3 旅游目的地意象构成要素 | 第18-20页 |
3.2.4 旅游地意象影响因素 | 第20-22页 |
3.3 网络志研究 | 第22-24页 |
3.3.1 社交媒体对中国旅游者动机和行为的强大影响力 | 第22页 |
3.3.2 网络志法 | 第22-24页 |
3.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24-26页 |
第4章 研究设计 | 第26-36页 |
4.1 研究案例地 | 第26-28页 |
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4.3 研究方法 | 第29-32页 |
4.3.1 文献分析法 | 第29-30页 |
4.3.2 网络志法 | 第30-31页 |
4.3.3 内容分析和数理分析法 | 第31-32页 |
4.4 感知要素模型及文化属性分类 | 第32-36页 |
第5章 中国赴加游客对加文化意象感知及差异实证分析 | 第36-54页 |
5.1 实证样本的基本信息 | 第36页 |
5.2 中国赴加游客对加拿大文化意象感知的高频词汇 | 第36-41页 |
5.3 李克特量表信度效度分析 | 第41-43页 |
5.4 中国赴加游客文化感知分析 | 第43-49页 |
5.4.1 加拿大13项文化意象构成要素分析 | 第43-44页 |
5.4.2 游客文化感知主要处于浅层认知与参与生活层次 | 第44-45页 |
5.4.3 加拿大4项文化属性感知分析 | 第45-49页 |
5.5 中国赴加游客感知差异化分析 | 第49-54页 |
5.5.1 加拿大东部与西部旅游地——目的地文化感知差异显著 | 第49-50页 |
5.5.2 是否与朋友同游——美食要素感知差异显著 | 第50-52页 |
5.5.3 旅游时段、旅游时长、性别组别对文化感知的差异性不显著 | 第52-54页 |
第6章 文化意象感知视角下的加拿大旅游产品建议 | 第54-57页 |
6.1 推出加拿大特色文化专项旅游体验 | 第54-55页 |
6.2 开发深鉴历史层次的文化旅游产品 | 第55页 |
6.3 设计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需制宜的旅游产品 | 第55-57页 |
第7章 研究结果与研究展望 | 第57-61页 |
7.1 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57-59页 |
7.2 难点与创新点 | 第59-60页 |
7.3 研究局限及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