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2-1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1.4.1 研究重点和难点 | 第15页 |
1.4.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2章 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相关理论及其实践 | 第16-21页 |
2.1 相关农业产业化理论 | 第16-17页 |
2.1.1 规模经济理论 | 第16页 |
2.1.2 比较成本理论 | 第16-17页 |
2.1.3 制度变迁理论 | 第17页 |
2.2 相关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理论 | 第17-18页 |
2.2.1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 第17页 |
2.2.2 农村市场理论 | 第17-18页 |
2.2.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第18页 |
2.3 国内外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实践 | 第18-21页 |
2.3.1 国外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实践 | 第18-19页 |
2.3.2 国内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实践 | 第19页 |
2.3.3 经验启示 | 第19-21页 |
第3章 重庆市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现状 | 第21-35页 |
3.1 重庆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 | 第21-26页 |
3.1.1 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 | 第21-22页 |
3.1.2 主要农业产业化指标分析 | 第22-25页 |
3.1.3 重庆市龙头企业规模与结构 | 第25页 |
3.1.4 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建设 | 第25-26页 |
3.2 重庆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现状 | 第26-35页 |
3.2.1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 第26-28页 |
3.2.2 政府投入 | 第28-30页 |
3.2.3 金融机构投入 | 第30-32页 |
3.2.4 农业基础设施投入 | 第32-33页 |
3.2.5 农户借款行为分析 | 第33-35页 |
第4章 重庆市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实证研究 | 第35-51页 |
4.1 重庆市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相关性实证研究 | 第35-46页 |
4.1.1 基于重庆市 2000~2014年数据的动态模型及分析 | 第35-40页 |
4.1.2 基于重庆市各区县2014年数据的静态模型及分析 | 第40-46页 |
4.2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效率的实证研究 | 第46-51页 |
4.2.1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46-47页 |
4.2.2 模型设定 | 第47-48页 |
4.2.3 单位根检验 | 第48-49页 |
4.2.4 协整检验 | 第49-50页 |
4.2.5 误差修正模型估计 | 第50页 |
4.2.6 计量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第5章 重庆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建议 | 第51-53页 |
5.1 优化农村金融服务环境 | 第51页 |
5.2 完善风险控制机制,降低农村金融风险控制成本 | 第51-52页 |
5.3 重视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约束和利益补偿机制建设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