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透水盖层岩溶塌陷的水—气压力致塌机理物理模型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岩溶塌陷机理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吸蚀与气爆机理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模型试验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2章 岩溶塌陷地质条件概化研究 | 第18-31页 |
2.1 岩溶塌陷形成的条件 | 第18-20页 |
2.1.1 开口岩溶 | 第18-19页 |
2.1.2 松散盖层 | 第19页 |
2.1.3 动力条件 | 第19-20页 |
2.2 岩溶塌陷的基本影响因素 | 第20-22页 |
2.2.1 岩溶发育情况 | 第20-21页 |
2.2.2 覆盖层厚度及结构性质 | 第21页 |
2.2.3 地下水活动 | 第21-22页 |
2.3 典型岩溶塌陷地质模型概化 | 第22-28页 |
2.3.1 典型盖层的地质模型概化 | 第22-26页 |
2.3.2 典型岩溶地下空隙的模型概化 | 第26-28页 |
2.4 弱透水盖层岩溶塌陷地质模型 | 第28-30页 |
2.5 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岩溶塌陷物理模拟试验设计 | 第31-41页 |
3.1 试验原理 | 第31-34页 |
3.1.1 真空吸蚀原理 | 第31-33页 |
3.1.2 正压气爆原理 | 第33-34页 |
3.2 试验仪器和设备 | 第34-37页 |
3.2.1 主体模型 | 第35页 |
3.2.2 供排水系统 | 第35-36页 |
3.2.3 监测系统 | 第36-37页 |
3.3 试验方案与方法 | 第37-41页 |
3.3.1 试验准备 | 第37-38页 |
3.3.2 试验方案 | 第38-39页 |
3.3.3 试验方法 | 第39-41页 |
第4章 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41-65页 |
4.1 真空吸蚀试验成果分析 | 第42-50页 |
4.1.1 Ⅰ-1 模拟试验成果分析 | 第42-44页 |
4.1.2 Ⅰ-2 模拟试验成果分析 | 第44-47页 |
4.1.3 Ⅰ-3 模拟试验成果分析 | 第47-50页 |
4.2 正压气爆试验成果分析 | 第50-58页 |
4.2.1 Ⅱ-1 模拟试验成果分析 | 第50-52页 |
4.2.2 Ⅱ-2 模拟试验成果分析 | 第52-54页 |
4.2.3 Ⅱ-3 模拟试验成果分析 | 第54-58页 |
4.3 试验塌陷预测 | 第58-64页 |
4.3.1 气爆塌陷预测 | 第58-60页 |
4.3.2 吸蚀试验预测 | 第60-61页 |
4.3.3 盖层安全厚度分析 | 第61-64页 |
4.4 物理模拟结论 | 第64-65页 |
结论与不足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