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炮制、制剂论文--剂型论文

发酵桦褐孔菌的制备工艺及降血糖作用实验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英文缩写词第10-13页
第一章 前言第13-17页
第二章 桦褐孔菌发酵条件的优化及筛选第17-24页
    2.1 实验材料第17-18页
        2.1.1 中药材第17页
        2.1.2 实验仪器第17页
        2.1.3 实验试剂第17-18页
    2.2 实验过程中所需培养基的制备第18-19页
        2.2.1 桦褐孔菌斜面培养基:PDA培养基配制第18页
        2.2.2 桦褐孔菌种子培养基第18-19页
        2.2.3 桦褐孔菌子实体菌种活化及培养第19页
        2.2.4 桦褐孔菌液态菌种的制备第19页
    2.3 发酵后最终产物中多糖、β-葡聚糖含量的测定第19-21页
        2.3.1 发酵桦褐孔菌中多糖的提取与制备第19-20页
        2.3.2 发酵桦褐孔菌液β-葡聚糖的提取第20-21页
    2.4 单因素试验设计第21-24页
        2.4.1 pH值对发酵桦褐孔菌β-葡聚糖含量的影响第21-22页
        2.4.2 温度的变化对发酵桦褐孔菌β-葡聚糖含量的影响第22-23页
        2.4.3 培养时间的变化发酵桦褐孔菌β-葡聚糖含量的影响第23-24页
第三章 动物实验第24-28页
    3.1 实验材料第24-25页
        3.1.1 实验试剂与药品第24页
        3.1.2 实验主要仪器第24-25页
    3.2 实验过程中所需药品的配制第25-26页
        3.2.1 高糖高脂饲料配制第25-26页
        3.2.2 链脲佐菌素溶液配制第26页
    3.3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第26页
    3.4 分组与给药方法第26-27页
    3.5 2型糖尿病相关生化指标检测第27页
        3.5.1 一般状态观察第27页
        3.5.2 血糖及游离脂肪酸测定第27页
    3.6 统计分析第27-28页
第四章 结果第28-34页
    4.1 一般状态观察第28页
    4.2 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的各组大鼠血清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第28-29页
    4.3 注射链脲佐菌素72h后对大鼠血糖的影响第29-30页
    4.4 桦褐孔菌对2型糖尿病大鼠体重的影响第30-31页
    4.5 桦褐孔菌对2型糖尿病大鼠摄食量的影响第31-32页
    4.6 桦褐孔菌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第32-33页
    4.7 桦褐孔菌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中游离脂肪酸的影响第33-34页
第五章 讨论第34-38页
第六章 结论第38-39页
致谢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氢丹参酮Ⅰ对肿瘤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及其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下一篇:片仔癀干预骨肉瘤干细胞ABC转运蛋白逆转耐药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