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第四方物流的钢铁企业物流信息平台研究--以中拓动力平台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1.3.1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1-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 研究方案及项目进度安排 | 第13-14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2 运力平台建设理论基础 | 第15-24页 |
2.1 物流概述 | 第15-16页 |
2.2“互联网+”概述 | 第16-17页 |
2.3 运力平台概述 | 第17-19页 |
2.3.1 运力平台的内涵 | 第17-18页 |
2.3.2 运力平台的政策环境 | 第18-19页 |
2.3.3 运力平台功能和特点 | 第19页 |
2.4 物流行业发展现状 | 第19-21页 |
2.5 物流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第21-2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3 运力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24-32页 |
3.1 运力概述 | 第24-25页 |
3.1.1 运力内涵及其构成 | 第24-25页 |
3.1.2 运力存在问题 | 第25页 |
3.2 运力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 第25-29页 |
3.2.1 物流行业的需求 | 第26-27页 |
3.2.2 物流企业的需求 | 第27-28页 |
3.2.3 钢铁行业的需求 | 第28-29页 |
3.3 运力平台建设的可行性 | 第29-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4 运力平台设计 | 第32-41页 |
4.1 公司简介 | 第32-33页 |
4.2 运力平台建设的目标 | 第33-34页 |
4.3 准入和竞价方法 | 第34页 |
4.4 技术路线及技术关键 | 第34-37页 |
4.4.1 采用的技术路线 | 第34-35页 |
4.4.2 技术关键与创新点 | 第35-37页 |
4.5 运力平台建设内容 | 第37-40页 |
4.5.1 用户角色及业务流程 | 第37-38页 |
4.5.2 平台搭建选择 | 第38-40页 |
4.5.3 移动客户端系统分析模型 | 第4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5 运力平台运营策略分析 | 第41-48页 |
5.1 组织体制和人员配备 | 第41-42页 |
5.1.1 不同时期的组织结构 | 第41-42页 |
5.1.2 不同时期的人员配备 | 第42页 |
5.2 效益分析 | 第42-45页 |
5.2.1 成本分析 | 第42-43页 |
5.2.2 盈利能力分析 | 第43页 |
5.2.3 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 第43-45页 |
5.3 风险管理 | 第45-46页 |
5.3.1 系统运行风险控制 | 第45-46页 |
5.3.2 市场运营风险控制 | 第46页 |
5.4 融资渠道分析 | 第46-4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48页 |
6.2 展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