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电声技术和语音信号处理论文--语音信号处理论文

汉藏双语合成语音音质评测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引言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1 语音合成第10-11页
        1.1.2 跨语言语音合成第11页
    1.2 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1 主观评测第12页
        1.2.2 客观评测第12页
    1.3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4 论文结构第13-14页
第2章 语音音质评测方法介绍第14-21页
    2.1 主观评测第14-15页
        2.1.1 绝对等级评价(ACR)第14页
        2.1.2 失真等级评价(DCR)第14页
        2.1.3 相对等级评价(CCR)第14-15页
        2.1.4 诊断押韵测试(DRT)第15页
    2.2 客观评测第15-20页
        2.2.1 信噪比计算第15页
        2.2.2 基频参数测量第15-16页
        2.2.3 时长参数测量第16页
        2.2.4 倒谱距离测量第16-18页
        2.2.5 感知语音质量评估第18-20页
    2.3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3章 基于隐Markov模型的汉藏双语跨语言语音合成第21-31页
    3.1 基于隐Markov模型的语音合成方法介绍第21-24页
    3.2 基于隐Markov模型的汉藏双语跨语言语音合成第24-30页
    3.3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4章 汉藏双语合成语音音质的主观评测第31-40页
    4.1 语料设计第31页
        4.1.1 汉语普通话语料设计第31页
        4.1.2 藏语拉萨方言语料设计第31页
    4.2 平均意见得分(MOS)第31-33页
        4.2.1 实验方案设计第32页
        4.2.2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2-33页
    4.3 差异平均意见得分(DMOS)第33-35页
        4.3.1 实验方案设计第34页
        4.3.2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4-35页
    4.4 相对平均意见得分(CMOS)第35-37页
        4.4.1 实验方案设计第36页
        4.4.2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6-37页
    4.5 诊断押韵测试(DRT)第37-39页
        4.5.1 实验方案设计第38-39页
        4.5.2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9页
    4.6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5章 汉藏双语合成语音音质的客观评测第40-47页
    5.1 语料设计第40页
    5.2 语音声学参数测量第40-44页
        5.2.1 基频参数测量第41-42页
        5.2.2 时长参数测量第42-44页
    5.3 PESQ评测第44-46页
    5.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6章 基于说话人识别的语音相似度评测第47-53页
    6.1 说话人识别方法第47-50页
    6.2 实验语料第50页
    6.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0-52页
    6.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7章 基于语音识别的语音准确度评测第53-57页
    7.1 语音识别方法第53-54页
    7.2 实验语料第54页
    7.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4-55页
    7.4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8章 总结与展望第57-59页
    8.1 论文工作总结第57-58页
    8.2 工作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2-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压缩感知的结构无线数据丢包补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