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事组织论文--药品的管理和储藏论文

基于文献挖掘的我国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分析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缩略词第9-10页
第一部分 概述第10-28页
    一、前言第10-20页
        (一)研究背景第10-17页
        (二)研究方法第17-19页
        (三)研究的提出第19-20页
    二、研究目的、意义、思路及内容第20-22页
        (一)研究目的第20页
        (二)研究意义第20-21页
        (三)研究思路第21页
        (四)研究内容第21-22页
    三、ADR报告分析文献挖掘方法的建立第22-28页
        (一)ADR报告分析典型文献结构剖析第22-24页
        (二)ADR报告分析文献信息提取数据规范的建立第24-28页
第二部分 我国医疗机构ADR报告分析文献计量分析第28-44页
    一、资料来源与方法第28-30页
        (一)文献检索第28-29页
        (二)检索结果第29-30页
        (三)分析方法第30页
    二、结果与分析第30-42页
        (一)刊出量分析第30-31页
        (二)主要刊物分析第31-34页
        (三)研究者所在地区分析第34-36页
        (四)研究者所在机构分析第36-38页
        (五)作者分析第38-39页
        (六)关键词分析第39-41页
        (七)基金分析第41-42页
    三、结论第42-44页
        (一)药师是ADR监测研究的主力第42页
        (二)地级市医院以上医疗机构有条件开展ADR监测研究工作第42-43页
        (三)ADR监测研究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第43页
        (四)ADR文献数量变化反映了我国ADR监测发展历程第43-44页
第三部分 我国医疗机构ADR报告分析文献内容挖掘分析第44-59页
    一、区域性医疗机构ADR监测文献内容挖掘分析第44-51页
        (一)重庆市医疗机构ADR监测文献内容挖掘分析第44-47页
        (二)上海市医疗机构ADR监测文献内容挖掘分析第47-50页
        (三)区域性比较分析第50-51页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ADR监测文献内容挖掘分析第51-55页
        (一)基本资料分析第51-54页
        (二)结论第54-55页
    三、军队医疗机构ADR监测文献分析第55-59页
        (一)基本资料分析第55-58页
        (二)结论第58-59页
第四部分 对策建议与讨论第59-63页
    一、对策建议第59-61页
        (一)推进县级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ADR监测工作第59页
        (二)加强专业化培训第59-60页
        (三)加强规范化建设第60页
        (四)加强ADR监测研究第60页
        (五)积极开展ADR监测评价第60-61页
    二、讨论第61-63页
        (一)关于文献数据第61页
        (二)关于研究方法第61-62页
        (三)关于研究对象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综述 我国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现状第65-68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相关研究工作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膝沟藻毒素1/4核酸适配体的筛选,结合机制及其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因关系网络下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药物警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