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泾阳—礼泉中上奥陶统生物礁滩发育分布及沉积微相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0页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第7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7-8页
    1.3 研究内容第8页
    1.4 研究方法及投入工作量第8-9页
    1.5 取得的主要认识第9-10页
第二章 区域构造背景及沉积环境演化第10-29页
    2.1 研究区位置第10页
    2.2 区域构造背景第10-11页
    2.3 区域沉积背景第11页
    2.4 沉积环境及演化第11-22页
        2.4.1 沉积微相特征第12-14页
        2.4.2 沉积微相的划分第14-15页
        2.4.3 沉积相平面特征及展布第15-21页
        2.4.4 沉积微相演化过程第21-22页
    2.5 研究区中上奥陶统水体环境条件恢复第22-29页
        2.5.1 生物发育时的C、O同位素特征第23-24页
        2.5.2 海平面变化时的同位素特征第24页
        2.5.3 海水盐度的同位素特征第24-25页
        2.5.4 古温度的同位素特征第25-26页
        2.5.5 微量元素特征第26-29页
第三章 地层发育与分布特征第29-37页
    3.1 地层发育特征第29-31页
        3.1.1 马家沟组第29页
        3.1.2 平凉组第29-30页
        3.1.3 背锅山组第30页
        3.1.4 东庄组第30-31页
    3.2 层序地层学研究第31-37页
        3.2.1 层序界面成因类型及发育分布第31-32页
        3.2.2 层序地层划分方案第32-33页
        3.2.3 主要层序特征与海平面变迁及构造古地理演化第33-36页
        3.2.4 层序地层分析结果第36-37页
第四章 生物礁的分布与特征第37-48页
    4.1 定义第37-38页
    4.2 生物礁的形态大小类型第38页
        4.2.1 泾阳铁瓦殿第38页
        4.2.2 礼泉东庄第38页
    4.3 主要造礁生物、附礁生物第38-40页
        4.3.1 造礁生物第38-39页
        4.3.2 附礁生物第39-40页
    4.4 生物礁微相及其演化第40-46页
        4.4.1 泾阳铁瓦殿生物礁第41-44页
        4.4.2 礼泉东庄生物礁第44-46页
    4.5 生物礁的岩石组成第46-47页
    4.6 生物滩第47-48页
第五章 礁滩发育模式与控制因素分析第48-53页
    5.1 礁滩发育的控制因素第48-51页
        5.1.1 大地构造第48页
        5.1.2 古气候条件第48页
        5.1.3 造礁、附礁生物第48-49页
        5.1.4 基底条件第49页
        5.1.5 同生断裂活动第49页
        5.1.6 相对海平面变化第49-50页
        5.1.7 地形条件第50页
        5.1.8 水体动力第50-51页
        5.1.9 海水性质第51页
    5.2 成礁模式第51-53页
结论与认识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图版及说明第59-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鄂尔多斯盆地环县—正宁地区延长组长9储层特征及其控油性研究
下一篇:十屋断陷重磁场与构造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