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引言 | 第10-14页 |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1.1.2 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 1.2.1 国外研究 | 第11页 |
| 1.2.2 国内研究 | 第11-12页 |
| 1.3 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 第12-14页 |
| 1.3.1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 1.3.2 创新点 | 第12-14页 |
| 2 反向抵押贷款定价的理论基础与基准模型 | 第14-18页 |
| 2.1 反向抵押贷款产品定价的理论基础 | 第14-15页 |
| 2.1.1 生命周期理论 | 第14页 |
| 2.1.2 期权理论 | 第14-15页 |
| 2.2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定价的影响因素 | 第15-16页 |
| 2.2.1 三大主要影响因素 | 第15-16页 |
| 2.2.2 其他影响因素 | 第16页 |
| 2.3 反向抵押贷款定价的基准模型 | 第16-18页 |
| 2.3.1 一次趸领的一般模型 | 第16-17页 |
| 2.3.2 终身年金定价的一般模型 | 第17-18页 |
| 3 随机利率模型与房产价值波动模型的参数估计 | 第18-29页 |
| 3.1 随机利率模型的选择与参数估计 | 第18-22页 |
| 3.1.1 随机利率模型的选择 | 第18-19页 |
| 3.1.2 随机利率模型的参数估计 | 第19页 |
| 3.1.3 我国贷款利率模型的模拟 | 第19-22页 |
| 3.2 我国房产价值波动模型的选择与参数估计 | 第22-29页 |
| 3.2.1 我国房价波动的影响因素 | 第22页 |
| 3.2.2 我国房价波动模型选择 | 第22-23页 |
| 3.2.3 基于我国房价波动模型的参数估计 | 第23-29页 |
| 4 利率与房价的相关性及Copula函数模型 | 第29-34页 |
| 4.1 基于利率和房价的相关性分析 | 第29-32页 |
| 4.2 利率与房价的Copula函数模型 | 第32-34页 |
| 5 基于Copula函数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定价模拟 | 第34-59页 |
| 5.1 预期剩余寿命的月年金构建 | 第34-40页 |
| 5.2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定价模拟 | 第40-42页 |
| 5.2.1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定价模型 | 第40页 |
| 5.2.2 数据的选取 | 第40页 |
| 5.2.3 模拟的步骤 | 第40-42页 |
| 5.2.4 模拟的结果及说明 | 第42页 |
| 5.3 不同城市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风险比较 | 第42-47页 |
| 5.4 相关系数及Copula模型的敏感性分析 | 第47-56页 |
| 5.4.1 不同相关系数的敏感性分析 | 第47-53页 |
| 5.4.2 不同的Copula函数的敏感性分析 | 第53-56页 |
| 5.5 相关建议 | 第56-59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9-60页 |
| 6.1 结论 | 第59页 |
| 6.2 展望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