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8-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1页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第11-15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1-12页 |
2.1.1 实验相关试剂 | 第11页 |
2.1.2 实验相关仪器及耗材 | 第11-12页 |
2.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12页 |
2.2 标本来源及临床资料收集 | 第12页 |
2.2.1 含牙囊肿、成釉细胞瘤、牙源性角化囊性瘤标本 | 第12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12-15页 |
2.3.1 免疫组化化学方法及实验步骤 | 第12-14页 |
2.3.2 免疫组化实验结果观察 | 第14页 |
2.3.3 主要观察指标及统计学处理 | 第14-15页 |
第3章 结果 | 第15-21页 |
3.1 RANKL的表达 | 第15-16页 |
3.2 OPG的表达 | 第16-18页 |
3.3 RANK的表达 | 第18-19页 |
3.4 牙源性角化囊性瘤OPG/RANKL/RANK的表达及相关性 | 第19-20页 |
3.5 含牙囊肿OPG/RANKL/RANK的表达及相关性 | 第20页 |
3.6 成釉细胞瘤OPG/RANKL/RANK的表达及相关性 | 第20-21页 |
第4章 讨论 | 第21-24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24-25页 |
5.1 结论 | 第24页 |
5.2 展望 | 第24-25页 |
致谢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29-30页 |
综述 颌骨囊肿骨吸收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 第30-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