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各种类型园林论文

基于城市边缘的滨水公园功能与生态设计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8-16页
    1.1. 选题背景第8-9页
    1.2. 概念界定第9-11页
        1.2.1. 城市边缘第9-10页
        1.2.2. 滨水公园第10页
        1.2.3. 生态设计第10-11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第11-13页
        1.3.1. 城市边缘理论第11-12页
        1.3.2. 生态设计与景观生态学理论第12-13页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第13-14页
        1.4.1. 研究内容第13页
        1.4.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4-16页
        1.5.1. 研究目的第14-15页
        1.5.2. 研究意义第15-16页
2. 城市边缘滨水公园的基址类型、特性与功能第16-21页
    2.1. 城市边缘滨水公园的基址类型第16-17页
        2.1.1. 生态滨水绿地第16页
        2.1.2. 农田滨水绿地第16页
        2.1.3. 滨水棕地第16-17页
    2.2. 城市边缘滨水公园的特性第17-19页
        2.2.1. 质态特征——异质性第17页
        2.2.2. 空间关系特征——模糊性第17页
        2.2.3. 功能特征——过渡性第17-18页
        2.2.4. 社会经济特征——开放性第18页
        2.2.5. 结构特征——层次性第18-19页
    2.3. 城市边缘滨水公园的功能第19-21页
        2.3.1. 隔离功能第19页
        2.3.2. 联系功能第19页
        2.3.3. 防护功能第19-20页
        2.3.4. 专类功能第20-21页
3. 城市边缘滨水公园的设计原则与方法第21-27页
    3.1. 设计目标第21-23页
        3.1.1. 功能定位第21页
        3.1.2. 形式手法第21-22页
        3.1.3. 主题定位第22页
        3.1.4. 生态保护第22-23页
    3.2. 设计原则第23-27页
        3.2.1. 整体性原则第23-24页
        3.2.2. 生态性原则第24页
        3.2.3. 低成本原则第24-25页
        3.2.4. 文化性原则第25页
        3.2.5. 人性化原则第25-27页
4. 相关案例研究第27-36页
    4.1. 六盘水湿地公园第27-28页
    4.2. 遂宁河东新区滨江景观带规划第28-30页
    4.3. 苏塞公园第30-32页
    4.4. 慕尼黑奥林匹克公园第32-33页
    4.5. 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和Kallang河道修复第33-36页
5. 牙克石城市边缘滨水公园设计第36-45页
    5.1. 项目背景第36页
        5.1.1. 城市区位第36页
        5.1.2. 上位规划第36页
        5.1.3. 自然气候条件第36页
        5.1.4. 历史文化资源第36页
        5.1.5. 周边旅游资源分析第36页
    5.2. 前期分析第36-38页
        5.2.1. 设计范围第36-37页
        5.2.2. 周边环境分析第37页
        5.2.3. 基地条件分析第37页
        5.2.4. 场地SWOT分析第37-38页
    5.3. 项目定位第38-39页
        5.3.1. 项目定位第38页
        5.3.2. 活动策划第38-39页
    5.4. 总体方案第39页
        5.4.1. 平面布局第39页
        5.4.2. 鸟瞰图第39页
        5.4.3. 功能分区第39页
        5.4.4. 景观结构图第39页
        5.4.5. 视线分析图第39页
    5.5. 分区设计第39-42页
        5.5.1. 滨河体验区第39-40页
        5.5.2. 河漫滩体验区第40页
        5.5.3. 疏林体验区第40页
        5.5.4. 景观轴线区第40页
        5.5.5. 密林体验区第40-41页
        5.5.6. 湿地体验区第41页
        5.5.7. 科普教育区第41页
        5.5.8. 民俗商业区第41页
        5.5.9. 居民活动区第41-42页
        5.5.10. 观花体验区第42页
    5.6. 专项设计第42-45页
        5.6.1. 道路系统设计第42页
        5.6.2. 竖向设计第42-43页
        5.6.3. 排水设计第43页
        5.6.4. 植物景观设计第43-44页
        5.6.5. 服务设施设计第44-45页
6. 总结与展望第45-47页
    6.1. 总结第45页
    6.2. 展望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48页
附件设计图纸第48-50页
个人简介第50-51页
导师简介第51-52页
获得成果目录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附件第54-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新区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法研究--以天津市东丽湖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为例
下一篇: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