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臭氧—过硫酸盐和MnO2-Co3O4/AC催化臭氧氧化体系深度处理垃圾焚烧渗沥液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1页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第10页
        1.1.1 课题来源第10页
        1.1.2 课题研究背景第10页
    1.2 垃圾焚烧渗沥液深度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0-15页
        1.2.1 吸附法深度处理垃圾焚烧渗沥液第10-11页
        1.2.2 混凝沉淀法深度处理垃圾焚烧渗沥液第11-12页
        1.2.3 膜分离技术深度处理垃圾焚烧渗沥液第12-14页
        1.2.4 化学氧化法深度处理垃圾焚烧渗沥液第14-15页
    1.3 臭氧-过硫酸盐体系处理废水的研究现状第15-17页
    1.4 催化臭氧氧化处理废水的研究现状第17-19页
    1.5 本文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19-21页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9页
        1.5.2 研究内容第19页
        1.5.3 技术路线第19-21页
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1-28页
    2.1 材料与装置第21-23页
        2.1.1 实验试剂第21-22页
        2.1.2 实验仪器第22-23页
        2.1.3 实验用水第23页
    2.2 实验方法第23-24页
    2.3 MnO_2-Co_3O_4/AC催化剂制备方法第24页
    2.4 MnO_2-Co_3O_4/AC催化剂表征方法第24-25页
        2.4.1 催化剂负载量测定第24页
        2.4.2 催化剂的物相分析第24页
        2.4.3 催化剂表面结构分析第24-25页
    2.5 水样分析方法第25-28页
        2.5.1 常规分析项目和测试方法第25页
        2.5.2 臭氧浓度的测定第25-26页
        2.5.3 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第26页
        2.5.4 有机物官能团的变化分析第26-27页
        2.5.5 降解产物的测定第27页
        2.5.6 分子量分布的测定第27页
        2.5.7 反应过程中自由基的测定第27-28页
3. 臭氧-过硫酸盐体系深度处理垃圾焚烧渗沥液的研究第28-38页
    3.1 臭氧-过硫酸盐体系深度处理垃圾焚烧渗沥液的效能分析第28-30页
        3.1.1 单独臭氧深度处理垃圾焚烧渗沥液的研究第28-29页
        3.1.2 臭氧-过硫酸盐体系深度处理垃圾焚烧渗沥液的研究第29-30页
    3.2 臭氧-过硫酸盐体系深度处理垃圾焚烧渗沥液的机理研究第30-36页
        3.2.1 有机物结构的变化分析第30-32页
        3.2.2 有机物含量的变化分析第32-33页
        3.2.3 有机物官能团的变化分析第33-34页
        3.2.4 氧化降解产物分析第34-36页
    3.3 臭氧-过硫酸盐体系深度处理垃圾焚烧渗沥液自由基验证第36-37页
    3.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4. MnO_2-Co_3O_4/AC催化臭氧氧化深度处理垃圾焚烧渗沥液的研究第38-54页
    4.1 MnO_2-Co_3O_4/AC的制备和表征第38-41页
        4.1.1 MnO_2-Co_3O_4/AC的负载量分析第38-39页
        4.1.2 MnO_2-Co_3O_4/AC活性组分的晶型分析第39-40页
        4.1.3 MnO_2-Co_3O_4/AC表面化学特性分析第40-41页
    4.2 MnO_2-Co_3O_4/AC催化臭氧深度处理垃圾焚烧渗沥液的效能研究第41-47页
        4.2.1 不同体系处理效果分析第41-42页
        4.2.2 MnO_2-Co_3O_4/AC投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第42-43页
        4.2.3 臭氧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第43-44页
        4.2.4 初始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第44-46页
        4.2.5 MnO_2-Co_3O_4/AC的重复利用与再生研究第46-47页
    4.3 MnO_2-Co_3O_4/AC催化臭氧深度处理垃圾焚烧渗沥液的机理研究第47-53页
        4.3.1 有机物结构的变化分析第47-48页
        4.3.2 有机物含量的变化分析第48-49页
        4.3.3 有机物官能团的变化分析第49-50页
        4.3.4 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的变化分析第50-51页
        4.3.5 自由基类型的分析第51-53页
    4.4 两种高级氧化体系对比分析第53页
    4.5 本章小结第53-54页
5 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3页
个人简介第63-64页
导师简介第64-65页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磁性污泥基活性炭制备及除污染效能研究
下一篇:初沉污泥的高压均质破解—水解酸化液作为反硝化碳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