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7-30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7-1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8页 |
1.2.1 电力信息系统的实时性研究 | 第20-22页 |
1.2.2 电力信息系统的可靠性研究 | 第22-25页 |
1.2.3 电力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研究 | 第25-28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主要工作 | 第28-30页 |
第2章 电力系统的数据流建模与仿真分析 | 第30-46页 |
2.1 概述 | 第30页 |
2.2 电力系统典型数据流建模 | 第30-34页 |
2.2.1 周期性数据流 | 第30-32页 |
2.2.2 随机性数据流 | 第32-33页 |
2.2.3 突发性数据流 | 第33-34页 |
2.3 基于OPNET的数据流仿真分析 | 第34-45页 |
2.3.1 OPNET仿真简介 | 第34-35页 |
2.3.2 数据流的仿真分析 | 第35-4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3章 基于虚拟局域网的变电站通信系统仿真分析 | 第46-66页 |
3.1 概述 | 第46-47页 |
3.2 基于虚拟局域网的变电站数据流分析 | 第47-52页 |
3.2.1 虚拟局域网技术 | 第47-48页 |
3.2.2 典型变电站系统结构 | 第48-49页 |
3.2.3 变电站通信系统数据流分析 | 第49-52页 |
3.3 变电站通信系统仿真分析 | 第52-64页 |
3.3.1 仿真设置与模型构建 | 第52-55页 |
3.3.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5-6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4章 基于拉格朗日插值的变电站采样值报文估计 | 第66-80页 |
4.1 概述 | 第66-67页 |
4.2 拉格朗日插值方法 | 第67-69页 |
4.3 基于拉格朗日插值的采样值估计算法 | 第69-74页 |
4.3.1 二次SAV估计算法的丢包场景 | 第69-71页 |
4.3.2 二次SAV估计算法的实现流程 | 第71-72页 |
4.3.3 连续丢包的等待时刻确定 | 第72-73页 |
4.3.4 非连续丢包场景的处理方法 | 第73-74页 |
4.4 基于PSCAD/EMTDC的采样值报文获取 | 第74-76页 |
4.4.1 仿真模型构建 | 第74-75页 |
4.4.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75-76页 |
4.5 算法评估结果及其误差分析 | 第76-78页 |
4.5.1 估计准确度函数定义 | 第76页 |
4.5.2 评估结果及其误差分析 | 第76-7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5章 基于多智能体的变电站系统入侵检测与综合脆弱性评估 | 第80-101页 |
5.1 概述 | 第80-81页 |
5.2 基于多智能体的变电站入侵检测模型 | 第81-84页 |
5.2.1 变电站入侵场景 | 第81-82页 |
5.2.2 基于多智能体的入侵检测模型 | 第82-84页 |
5.3 基于多智能体的入侵检测算法设计 | 第84-90页 |
5.3.1 入侵检测特征提取 | 第84-86页 |
5.3.2 入侵检测算法 | 第86-90页 |
5.4 综合考虑信息系统和电力系统的脆弱性评估 | 第90-91页 |
5.4.1 变电站通信系统的脆弱性指标 | 第90页 |
5.4.2 变电站被攻击以后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 第90-91页 |
5.4.3 综合系统的脆弱性评估指标 | 第91页 |
5.5 算例与仿真 | 第91-100页 |
5.5.1 仿真场景构建 | 第91-93页 |
5.5.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93-10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6章 考虑通信系统影响的空调负荷主动响应 | 第101-129页 |
6.1 概述 | 第101页 |
6.2 空调负荷主动响应的可行性分析 | 第101-103页 |
6.3 空调负荷主动响应策略及其实现方案 | 第103-109页 |
6.3.1 主动响应策略流程 | 第103-104页 |
6.3.2 集中式响应策略 | 第104-106页 |
6.3.3 分布式响应策略 | 第106-108页 |
6.3.4 分层分布式响应策略 | 第108-109页 |
6.4 仿真模型构建及场景设置 | 第109-117页 |
6.4.1 空调负荷聚合模型 | 第109-113页 |
6.4.2 配电网仿真算例 | 第113-115页 |
6.4.3 仿真场景设置 | 第115-117页 |
6.5 仿真结果分析 | 第117-128页 |
6.5.1 无响应策略时的结果分析 | 第117-118页 |
6.5.2 集中式响应策略下的效果分析 | 第118-120页 |
6.5.3 分布式响应策略下的效果分析 | 第120-122页 |
6.5.4 分层分布式响应策略下的效果分析 | 第122-126页 |
6.5.5 三种响应策略的对比分析 | 第126-128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28-12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29-132页 |
1 本文研究工作的总结 | 第129-130页 |
2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 第130-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48页 |
致谢 | 第148-149页 |
附录A IEEE 30节点系统数据 | 第149-152页 |
附录B DOS攻击过程中各智能体的检测数据 | 第152-161页 |
附录C 配电网15节点系统数据 | 第161-162页 |
附录D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62-163页 |
附录E 攻读学位期间所申请的专利 | 第163-164页 |
附录F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