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激光陀螺反射镜基片表面疵病暗场散射显微检测系统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8-17页
    1.1 激光陀螺反射镜第8-10页
        1.1.1 激光陀螺第8-9页
        1.1.2 激光陀螺反射镜基片第9-10页
    1.2 激光陀螺反射镜基片表面疵病第10-13页
        1.2.1 表面疵病简介第10页
        1.2.2 反射镜基片表面疵病对激光陀螺锁区的影响第10-12页
        1.2.3 表面疵病的评价标准第12-13页
    1.3 表面疵病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第13-15页
        1.3.1 成像法第14页
        1.3.2 能量法第14-15页
    1.4 本文内容第15-17页
        1.4.1 本文主要工作第15-16页
        1.4.2 本文的结构安排第16-17页
2 激光陀螺反射镜基片表面疵病检测系统要求与设计原理第17-34页
    2.1 反射镜基片基本结构与加工检测精度要求第17-18页
        2.1.1 反射镜基片的基本结构第17页
        2.1.2 反射镜基片表面加工检测精度第17-18页
    2.2 反射镜基片表面疵病检测精度要求的理论分析第18-24页
        2.2.1 表面粗糙度对背向散射率影响的理论分析第18-20页
        2.2.2 表面疵病对粗糙度影响的理论分析第20-21页
        2.2.3 表面疵病对表面背向散射率影响的数值模拟第21-23页
        2.2.4 表面疵病检测精度第23-24页
        2.2.5 系统检测要求第24页
    2.3 本文所用表面疵病检测系统原理第24-33页
        2.3.1 表面疵病的暗场散射显微成像检测原理第24-26页
        2.3.2 暗场散射显微成像检测的优缺点分析第26-28页
        2.3.3 激光单向光源显微成像拼接检测系统第28-33页
    2.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3 表面疵病扫描成像系统的设计第34-53页
    3.1 图像采集系统第34-36页
        3.1.1 CCD数字成像模块的选取第34-36页
        3.1.2 图像自动采集程序第36页
    3.2 照明系统第36-39页
        3.2.1 激光光源相对其他光源的优势第36-37页
        3.2.2 激光光源参数选择第37-38页
        3.2.3 表面疵病散射光成像特征分析第38-39页
    3.3 显微成像系统第39-43页
        3.3.1 显微物镜设计要求分析第39-40页
        3.3.2 显微物镜的设计方案第40-41页
        3.3.3 显微物镜的设计与分析第41-43页
    3.4 扫描运动定位系统第43-51页
        3.4.1 扫描定位结构的参数选取第43-44页
        3.4.2 扫描运动分析第44-48页
        3.4.3 扫描定位系统校正第48-49页
        3.4.4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第49-51页
    3.5 系统实验平台介绍第51-52页
    3.6 本章小结第52-53页
4 表面疵病图像处理系统第53-75页
    4.1 疵病图像预处理第53-56页
        4.1.1 杂散光特征分析第54-55页
        4.1.2 杂散光的滤除第55-56页
    4.2 表面疵病图像的子孔径拼接第56-60页
        4.2.1 基本的表面疵病图像子孔径平移拼接第56-57页
        4.2.2 基于疵病特征的子孔径拼接第57页
        4.2.3 全口径图像拼接第57-60页
    4.3 表面疵病全口径图像的旋转融合第60-68页
        4.3.1 疵病图像旋转第61-64页
        4.3.2 全口径疵病图像的配准第64-67页
        4.3.3 全口径疵病图像的融合第67-68页
    4.4 表面疵病特征提取与基片合格判断第68-71页
        4.4.1 表面疵病特征提取第68-69页
        4.4.2 反射镜基片表面疵病合格判断第69-71页
    4.5 系统实用性分析第71-74页
        4.5.1 系统软界面件介绍第71页
        4.5.2 系统处理结果第71-73页
        4.5.3 系统可靠性分析第73-74页
    4.6 本章小结第74-75页
5 结论与展望第75-77页
    5.1 结论第75页
    5.2 对未来的展望第75-77页
致谢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8.5米热定型机控制系统设计及算法实验研究
下一篇:基于本体的网络爬虫设计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