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9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1.1 铬的特性及危害 | 第12页 |
1.1.2 四环素的特性及危害 | 第12页 |
1.2 废水中铬的处理方法 | 第12-14页 |
1.2.1 化学沉降法 | 第13页 |
1.2.2 膜处理法 | 第13页 |
1.2.3 离子交换法 | 第13-14页 |
1.2.4 吸附法 | 第14页 |
1.3 废水中四环素的处理方法 | 第14-15页 |
1.3.1 降解法 | 第14-15页 |
1.3.2 吸附法 | 第15页 |
1.4 海藻酸钠简介及应用 | 第15-18页 |
1.4.1 海藻酸钠简介 | 第15-16页 |
1.4.2 海藻酸钠的物化性质 | 第16页 |
1.4.3 海藻酸钠的应用 | 第16-18页 |
1.5 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5.1 论文的选题背景 | 第18页 |
1.5.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19-26页 |
2.1 化学试剂 | 第19-20页 |
2.2 材料制备 | 第20-21页 |
2.2.1 整体式海藻酸钠基碳球的制备 | 第20页 |
2.2.2 整体式碳酸钙致孔海藻酸钠基碳球的制备 | 第20-21页 |
2.3 实验仪器 | 第21页 |
2.4 表征测试方法 | 第21-24页 |
2.4.1 材料的表面形貌表征(FESEM/EDS、TEM) | 第21-22页 |
2.4.2 比表面积及孔隙率表征(BET and Automatic Mercury Porosimeter) | 第22页 |
2.4.3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22页 |
2.4.4 拉曼光谱分析(Raman) | 第22-23页 |
2.4.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第23页 |
2.4.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23页 |
2.4.7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 | 第23页 |
2.4.8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S) | 第23-24页 |
2.4.9 真空冷冻干燥仪 | 第24页 |
2.5 数据测试及计算 | 第24-26页 |
2.5.1 铬的测定方法 | 第24页 |
2.5.2 批量吸附实验 | 第24-25页 |
2.5.3 动态/柱吸附实验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6-56页 |
3.1 整体式海藻酸钠基碳球(Alg-CB-X)对于水体中铬离子动/静态去除研究 | 第26-45页 |
3.1.1 Alg-CB-X的表征 | 第26-30页 |
3.1.2 外界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 | 第30-34页 |
3.1.3 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34-37页 |
3.1.4 等温吸附研究 | 第37-39页 |
3.1.5 动态吸附研究 | 第39-41页 |
3.1.6 吸附机理研究 | 第41-43页 |
3.1.7 重复使用性研究 | 第43-45页 |
3.1.8 小结 | 第45页 |
3.2 整体式CaCO_3致孔海藻酸钠基碳球对于水体中四环素动/静态吸附研究 | 第45-56页 |
3.2.1 CC_X-CB的表征 | 第46-50页 |
3.2.2 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50-52页 |
3.2.3 等温吸附研究 | 第52-54页 |
3.2.4 动态吸附研究 | 第54-55页 |
3.2.5 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4.1 论文总结 | 第56-57页 |
4.2 论文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