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24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深海浮式平台结构 | 第13-16页 |
1.2.1 半潜式平台 | 第13-14页 |
1.2.2 张力腿平台 | 第14页 |
1.2.3 Spar平台 | 第14-15页 |
1.2.4 浮式生产储油平台(FPSO) | 第15-16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1.3.1 运动性能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2 浮式平台强度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3 新型半潜式平台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4 新型非对称无横撑半潜式平台 | 第21-22页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第22-24页 |
1.5.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2-23页 |
1.5.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3-24页 |
2 新型非对称无横撑半潜式平台 | 第24-30页 |
2.1 新型半潜式平台功能介绍 | 第24-25页 |
2.2 新型半潜式平台与传统半潜式平台结构形式对比分析 | 第25-27页 |
2.2.1 一大一小的浮筒和立柱设计 | 第26-27页 |
2.2.2 无横撑结构设计 | 第27页 |
2.2.3 立柱与甲板接触处大倒角设计 | 第27页 |
2.3 新型平台结构设计中所需要考虑的功能因素 | 第27-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新型半潜式平台的频域水动力性能分析 | 第30-57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水动力性能频域分析理论基础 | 第30-35页 |
3.2.1 波浪理论 | 第30-32页 |
3.2.2 波浪对浮式平台的作用 | 第32-35页 |
3.3 水动力模型 | 第35-38页 |
3.4 新型半潜式平台水动力性能的频域计算及分析 | 第38-55页 |
3.4.1 附加质量和辐射阻尼 | 第38-42页 |
3.4.2 运动响应幅值RAO | 第42-48页 |
3.4.3 一阶波浪荷载传递函数(RAO) | 第48-52页 |
3.4.4 二阶平均漂移力传递函数(RAO) | 第52-5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4 新型半潜式平台时域耦合运动响应分析 | 第57-79页 |
4.1 引言 | 第57页 |
4.2 平台与系泊系统时域耦合运动控制方程 | 第57-58页 |
4.3 作用于平台系统的环境载荷 | 第58-62页 |
4.3.1 波浪载荷 | 第58-61页 |
4.3.2 风载荷 | 第61页 |
4.3.3 海流对平台的作用 | 第61-62页 |
4.4 时域耦合运动响应的数值模型 | 第62-63页 |
4.5 时域耦合运动响应的研究分析 | 第63-77页 |
4.5.1 自由衰减测试 | 第65-67页 |
4.5.2 不同浪向作用时平台的运动响应 | 第67-71页 |
4.5.3 不同周期波浪作用下的运动响应 | 第71-77页 |
4.6 结论 | 第77-79页 |
5 新型半潜式平台的整体强度分析 | 第79-101页 |
5.1 引言 | 第79页 |
5.2 新型半潜式平台强度计算模型 | 第79-81页 |
5.3 新型半潜式平台整体强度分析流程 | 第81-91页 |
5.3.1 荷载分析 | 第81-82页 |
5.3.2 设计波筛选步骤 | 第82-83页 |
5.3.3 四种危险工况设计波参数的确定 | 第83-91页 |
5.4 新型半潜式平台整体强度计算 | 第91-100页 |
5.4.1 整体强度计算 | 第91-98页 |
5.4.2 新型平台和对照组平台整体强度结果对比分析 | 第98-100页 |
5.5 结论 | 第100-101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101-105页 |
6.1 总结 | 第101-103页 |
6.2 展望 | 第103-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1页 |
致谢 | 第111-112页 |
个人简历 | 第112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