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5页 |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6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1.1.3 研究意义与学术目标 | 第17页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1.2.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2.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3 概念界定 | 第19-22页 |
1.3.1 产业转移(industrial transfer) | 第19-20页 |
1.3.2 临港产业(port industry) | 第20-21页 |
1.3.3 产业空间布局(industrial layout) | 第21-22页 |
1.4 样本选取 | 第22-23页 |
1.4.1 样本区域的开发规模具有代表性 | 第22页 |
1.4.2 样本区域的地域特征具有典型性 | 第22页 |
1.4.3 样本区域的经济结构具有普适性 | 第22-23页 |
1.5 研究思路 | 第23-25页 |
1.5.1 研究框架 | 第23-24页 |
1.5.2 逻辑主线 | 第24-25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5-33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25-29页 |
2.1.1 产业转移基础理论 | 第25-26页 |
2.1.2 产业结构理论 | 第26-28页 |
2.1.3 产业布局理论 | 第28-29页 |
2.2 研究动态 | 第29-32页 |
2.2.1 国内研究动态 | 第29-30页 |
2.2.2 国外研究动态 | 第30-32页 |
2.3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南通滨海园区产业布局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第33-50页 |
3.1 自然地理因素 | 第33-34页 |
3.1.1 自然地理风貌的基础性 | 第33页 |
3.1.2 南通滨海园区自然地理风貌特征 | 第33-34页 |
3.2 区位因素 | 第34-37页 |
3.2.1 国家层面——继承沿海发展带 | 第34-36页 |
3.2.2 长三角层面——园区对接长三角区域分析 | 第36-37页 |
3.2.3 南通市层面——联动优江拓海 | 第37页 |
3.3 交通因素 | 第37-46页 |
3.3.1 经济距离 | 第37-38页 |
3.3.2 交通因素对南通滨海园区产业布局的影响 | 第38-46页 |
3.4 经济因素 | 第46-50页 |
3.4.1 经济因素的市场价值分析 | 第46页 |
3.4.2 园区经济发展背景分析 | 第46-47页 |
3.4.3 苏沿海经济带开发的经济影响分析 | 第47-48页 |
3.4.4 长江经济带开发的经济影响分析 | 第48-50页 |
第四章 产业转移视角下的临港产业空间布局实践 | 第50-74页 |
4.1 上位规划指导下的临港产业布局分析 | 第50-62页 |
4.1.1 港区产业布局分析 | 第51-54页 |
4.1.2 腹地产业布局分析 | 第54-58页 |
4.1.3 现代服务业布局分析 | 第58-61页 |
4.1.4 样本区域对上位规划的继承研究 | 第61-62页 |
4.2 区域企业资源转移的重点领域分析 | 第62-67页 |
4.2.1 上海产业转移重点领域 | 第62-64页 |
4.2.2 苏南区域产业转移重点领域 | 第64-65页 |
4.2.3 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产业转移领域 | 第65-66页 |
4.2.4 样本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分析 | 第66-67页 |
4.3 来自滨海园区现状产业的约束 | 第67-74页 |
4.3.1 现状第二产业入驻情况 | 第67-69页 |
4.3.2 现状第三产业入驻情况 | 第69-71页 |
4.3.3 样本区域与现状产业发展情况的竞合关系 | 第71-74页 |
第五章 三夹沙片区(样本区域)产业布局策略分析 | 第74-90页 |
5.1 样本区域(南通滨海园区三夹沙片区)的产业引进机制与模式 | 第74-78页 |
5.1.1 产业更新策略 | 第74-75页 |
5.1.2 延伸产业链策略 | 第75-78页 |
5.2 游艇产业全产业链分析研究 | 第78-84页 |
5.2.1 产业发展背景与全产业链模式研究 | 第78-81页 |
5.2.2 游艇产业布局案例研究 | 第81-82页 |
5.2.3 游艇产业及配套产业空间布局策略分析 | 第82-84页 |
5.3 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产业链分析研究 | 第84-90页 |
5.3.1 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背景及产业链模式研究 | 第84-87页 |
5.3.2 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布局案例研究 | 第87-88页 |
5.3.3 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及配套产业空间布局策略分析 | 第88-90页 |
第六章 临港产业空间布局实践的借鉴与反思 | 第90-94页 |
6.1 产业转移的实践逻辑探析 | 第90-91页 |
6.2 产业转移带来的风险与契机 | 第91-92页 |
6.3 结论及后续研究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