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3页 |
一、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1页 |
三、选题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洞窟历史探源 | 第13-21页 |
1.1 洞窟的建造年代 | 第13-15页 |
1.2 洞窟构造及涅槃图解说 | 第15-21页 |
1.2.1 洞窟构造 | 第15-16页 |
1.2.2 涅槃图的主要组成因素 | 第16-19页 |
1.2.3 释迦摩尼的涅槃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第158窟涅槃图艺术表现技法分析 | 第21-35页 |
2.1 群象布置 | 第21-23页 |
2.1.1 群像间巧妙的开合呼应关系 | 第21-22页 |
2.1.2 群象间的相互重叠关系 | 第22页 |
2.1.3 画面中的动静相依关系 | 第22-23页 |
2.2 不拘一格的线、色表现 | 第23-30页 |
2.2.1 线条 | 第23-26页 |
2.2.2 设色技法问题探析 | 第26-30页 |
2.3 人物形象造型分析 | 第30-35页 |
第三章 第158窟与莫高窟、克孜尔洞窟涅槃图艺术表现特色的比较分析 | 第35-49页 |
3.1 壁画内容规模的比较 | 第36-39页 |
3.2 画面构图的比较 | 第39-42页 |
3.3 设色与用线的比较 | 第42-45页 |
3.4 人物表情刻画的比较 | 第45-49页 |
第四章 研究第158窟涅槃图对我专业创作的启示 | 第49-51页 |
4.1 人物造型的启示 | 第49页 |
4.2 画面构图的启示 | 第49-50页 |
4.3 设色与线条方面的启示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