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河流流域水电集控中心综合自动化系统平台设计与实现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课题研究意义介绍 | 第10-11页 |
1.1.1 保障电网生产运行安全稳定 | 第10页 |
1.1.2 确保系统整体经济效益最优化 | 第10-11页 |
1.1.3 提高防洪度汛的综合安全性 | 第11页 |
1.1.4 降低运营成本,改善员工生活质量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介绍 | 第12-15页 |
第二章 系统结构分析与设计 | 第15-33页 |
2.1 功能需求 | 第15-16页 |
2.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第16-32页 |
2.2.1 一体化管控平台设计 | 第18-23页 |
2.2.2 流域远程集中监控系统设计 | 第23-24页 |
2.2.3 流域水调自动化系统设计 | 第24-26页 |
2.2.4 流域远程集中监控系统设计 | 第26-3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一体化管控平台 | 第33-63页 |
3.1 系统架构 | 第33-34页 |
3.2 数据中心 | 第34-44页 |
3.2.1 数据采集与处理 | 第35-36页 |
3.2.2 信息对象建模 | 第36-38页 |
3.2.3 模型管理 | 第38-39页 |
3.2.4 标准通信总线 | 第39-40页 |
3.2.5 数据库实现 | 第40-42页 |
3.2.6 数据管理 | 第42-44页 |
3.3 基础服务 | 第44-49页 |
3.3.1 数据采集与处理 | 第44-45页 |
3.3.2 服务总线 | 第45-46页 |
3.3.3 图元库设计 | 第46页 |
3.3.4 统一权限管理与认证 | 第46-47页 |
3.3.5 系统日志服务与管理 | 第47-48页 |
3.3.6 工作流管理 | 第48-49页 |
3.3.7 系统进程管理 | 第49页 |
3.4 基础应用 | 第49-59页 |
3.4.1 公共人机界面框架 | 第49-50页 |
3.4.2 图形编辑及运行监控 | 第50-51页 |
3.4.3 报表编辑及动态生成 | 第51-52页 |
3.4.4 多业务综合报警 | 第52-53页 |
3.4.5 资源监视与管理 | 第53-54页 |
3.4.6 计划任务管理 | 第54页 |
3.4.7 备份/恢复管理 | 第54-55页 |
3.4.8 程序版本管理 | 第55页 |
3.4.9 二维GIS展示 | 第55-57页 |
3.4.10 综合信息展示与分析 | 第57-59页 |
3.5 性能指标 | 第59-60页 |
3.6 与子系统的数据交换 | 第60-62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四章 一体化平台与主要业务系统的联合 | 第63-86页 |
4.1 流域远程集中监控系统 | 第63-69页 |
4.1.1 控制权及控制方式设计及实现 | 第63-65页 |
4.1.2 负荷给定方式 | 第65页 |
4.1.3 系统设备与接口实现 | 第65-67页 |
4.1.4 技术指标分析 | 第67页 |
4.1.5 节点配置实现 | 第67-69页 |
4.2 流域水调自动化系统 | 第69-75页 |
4.2.1 数据处理 | 第69-70页 |
4.2.2 主要功能实现 | 第70-72页 |
4.2.3 数据接口接入实现 | 第72-75页 |
4.2.4 技术指标分析 | 第75页 |
4.3 流域经济运行系统 | 第75-85页 |
4.3.1 洪水预报 | 第75-78页 |
4.3.2 日径流预报 | 第78-79页 |
4.3.3 中长期水文预报 | 第79-81页 |
4.3.4 梯级联合洪水(防洪)调度 | 第81-82页 |
4.3.5 梯级联合发电调度及发电计划制作 | 第82-83页 |
4.3.6 流域经济调度控制 | 第83-8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6-88页 |
5.1 结论 | 第86-87页 |
5.2 展望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