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

吉林省林区小城镇建设和生态格局建构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3-24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5页
        1.1.1 社会背景第13-14页
        1.1.2 经济背景第14-15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5-18页
        1.2.1 研究目的第15-16页
        1.2.2 研究意义第16-18页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创新点第18-23页
        1.3.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2 研究方法第19-22页
        1.3.3 主要创新点第22-23页
    1.4 技术路线第23-24页
第2章 林区小城镇生态安全格局研究概述第24-49页
    2.1 林区小城镇生态安全格局相关概念解释第24-28页
        2.1.1 林区小城镇第24-26页
        2.1.2 生态安全格局第26-28页
    2.2 生态安全格局相关研究概述第28-34页
        2.2.1 生态安全格局理论第28-30页
        2.2.2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相关理论第30-34页
    2.3 林区小城镇与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第34-38页
        2.3.1 国内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第34-35页
        2.3.2 国内外林区小城镇第35-36页
        2.3.3 生态安全格局典型案例第36-38页
    2.4 国内外林区小城镇发展概述第38-42页
        2.4.1 国外林区小城镇现状第38-40页
        2.4.2 东北林区小城镇现状第40-42页
    2.5 吉林省林区小城镇发展概述第42-48页
        2.5.1 吉林省林业现状第42-46页
        2.5.2 吉林省林区小城镇第46-48页
        2.5.3 典型林区小城镇研究范围界定第48页
    2.6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3章 吉林省林区小城镇建设问题和生态格局现状分析第49-96页
    3.1 吉林省林区小城镇发展历程与特征分析第49-55页
        3.1.1 封禁时期(1897 年以前):保护为主,居民点初步形成第50-51页
        3.1.2 水运时期(1897年—1911年):林业兴起,城镇建设沿江发展第51-52页
        3.1.3 铁路时期Ⅰ(1911 年—1949 年):资源遭受掠夺,城镇畸形发展第52-53页
        3.1.4 铁路时期Ⅱ(1949 年—1986 年):采伐业兴盛,城镇建设快速发展第53-54页
        3.1.5 公路时期(1986 年—至今):可用资源减少,城镇建设发展滞缓第54-55页
    3.2 典型林区小城镇类型划分与发展特征第55-65页
        3.2.1 划分原则第56-59页
        3.2.2 林区小城镇类型划分第59-60页
        3.2.3 林区小城镇类型特征第60-65页
    3.3 吉林省林区小城镇建设问题第65-72页
        3.3.1 人口流失,人口红利减弱第65-69页
        3.3.2 产业结构单一,资源过度开采第69-70页
        3.3.3 土地资源缺乏,资源无合理利用第70-71页
        3.3.4 生态脆弱,灾害频发第71-72页
    3.4 吉林省林区小城镇建设影响因素第72-77页
        3.4.1 生态承载力的制约第72-74页
        3.4.2 宏观政策引导第74-75页
        3.4.3 区域交通设施建设与推动第75-76页
        3.4.4 地方产业带动第76-77页
    3.5 基于景观指数对典型林区小城镇生态格局分析第77-84页
        3.5.1 工业主导型林区小城镇生态格局特征:农田开垦,景观破碎第78-81页
        3.5.2 综合型林区小城镇生态格局特征:城镇建设与农田开垦,景观破碎第81-84页
    3.6 基于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评价体系建构第84-95页
        3.6.1 评价标准第84页
        3.6.2 评价因子:社会因子第84-85页
        3.6.3 评价因子:自然因子第85-94页
        3.6.4 评价体系第94-95页
    3.7 本章小结第95-96页
第4章 吉林省林区小城镇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建构和发展策略研究第96-158页
    4.1 吉林省上位规划空间控制和管制要求第96-100页
        4.1.1《吉林省城镇体系规划》建设控制要求第96-98页
        4.1.2《吉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建设控制要求第98-100页
    4.2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下林区小城镇发展研究第100-101页
        4.2.1 低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下研究第100页
        4.2.2 中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下研究第100-101页
        4.2.3 高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下研究第101页
    4.3 基于ArcGIS系统下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建构第101-150页
        4.3.1 研究方法及其科学性第101-105页
        4.3.2 典型操作样本选取第105-107页
        4.3.3 泉阳镇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建构第107-131页
        4.3.4 临江市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建构第131-149页
        4.3.5 泉阳镇与临江市高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发展趋势比对第149-150页
    4.4 典型林区小城镇发展策略第150-152页
        4.4.1 工业主导型林区小城镇发展策略第150-151页
        4.4.2 综合型林区小城镇发展策略第151-152页
    4.5 吉林省林区小城镇发展策略第152-158页
        4.5.1 基于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发展建设,划定生态红线第152页
        4.5.2 精明引导人口发展,实施生态移民第152-153页
        4.5.3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第153-156页
        4.5.4 完善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带动区域经济第156-158页
结论第158-160页
参考文献第160-1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64-165页
致谢第165页

论文共1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吉林省乡村社区空间布局适宜性评价及优化配置研究
下一篇: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建筑信息集成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