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

中药方剂桃仁红花煎的计算药理学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综述第10-19页
    1.1 心血管疾病概况第10-11页
    1.2 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研究概况第11-13页
        1.2.1 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现状和优势第11-12页
        1.2.2 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局限性以及未来展望第12-13页
    1.3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第13-18页
        1.3.1 概述第13-14页
        1.3.2 理论基础第14-17页
        1.3.3 方法分类第17-18页
    1.4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第18-19页
第二章 方剂分析第19-30页
    2.1 中药方剂桃仁红花煎简介第19页
    2.2 桃仁红花煎的组分第19-29页
        2.2.1 延胡索第19-20页
        2.2.2 桃仁第20-21页
        2.2.3 红花第21-22页
        2.2.4 川芎第22-23页
        2.2.5 赤芍第23-24页
        2.2.6 丹参第24-25页
        2.2.7 当归第25-26页
        2.2.8 生地黄第26-27页
        2.2.9 青皮第27-28页
        2.2.10 香附第28-29页
    2.3 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化学空间分析第30-38页
    3.1 论述第30页
    3.2 分子描述符第30-36页
    3.3 主成分分析第36-38页
第四章 中药方剂桃仁红花煎有效成分虚拟筛选第38-52页
    4.1 靶标的选取第38-39页
    4.2 LigandFit对接第39-41页
    4.3 小分子-靶标网络药理学研究第41-42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42-52页
第五章 AutoDock对接第52-64页
    5.1 分子对接步骤第52-54页
        5.1.1 配体的筛选第52页
        5.1.2 受体的选择第52-53页
        5.1.3 分子对接第53-54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54-63页
        5.2.1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TVO)第57-58页
        5.2.2 白细胞介素-6(1ALU)第58-60页
        5.2.3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1J37)第60页
        5.2.4 肿瘤坏死因子α(2AZ5)第60-61页
        5.2.5 NADPH氧化酶(2CDU)第61-63页
    5.3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六章 结论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0页
附录第70-98页
    附录A 中药方剂桃仁红花煎各味中草药所含化合物分子第70-98页
个人简历第98-99页
致谢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天然小分子化合物诱导肿瘤细胞出泡性死亡的筛选与机制研究
下一篇:枸骨叶质量标准提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