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一、绪论 | 第11-18页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选题背景 | 第11页 |
2、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2、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三)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实地调查法 | 第16页 |
2、比较研究法 | 第16页 |
3、文献研究法 | 第16-17页 |
(五) 创新与不足 | 第17-18页 |
1、创新点 | 第17页 |
2、不足 | 第17-18页 |
二、西部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基于若干个例的分析 | 第18-26页 |
(一) 西部农村文化概况 | 第18-20页 |
(二) 西部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基本情况的个案分析 | 第20-21页 |
1、彭家坪镇文化建设基本情况 | 第20页 |
2、连城镇文化建设基本情况 | 第20-21页 |
3、八坊十三巷地区文化建设基本情况 | 第21页 |
(三) 数据与变量 | 第21-26页 |
1、基本情况 | 第21-22页 |
2、农民文化生活的现状 | 第22-24页 |
3、对新农村文化的认知和态度 | 第24-25页 |
4、农村文化需求状况 | 第25-26页 |
三、西部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26-35页 |
(一) 地方政府忽视农村文化建设 | 第26-28页 |
1、文化建设缺乏统一管理 | 第26页 |
2、西部地区文化经费难以落实 | 第26-27页 |
3、农村文化建设地区差异明显 | 第27页 |
4、缺少法律支持和保护 | 第27-28页 |
(二) 地域特色文化日渐式微 | 第28-29页 |
1、社会转型的影响 | 第28-29页 |
2、人为的破坏 | 第29页 |
3、品牌优势不足 | 第29页 |
(三) 西部地区农村教育资源匮乏 | 第29-31页 |
(四) 文化设施闲置,人才队伍薄弱 | 第31-32页 |
(五) 文化建设形式单一,农民极性不高 | 第32-35页 |
四、加快西部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 | 第35-44页 |
(一) 完善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 第35-37页 |
1、理顺西部地区农村公共文化管理体制 | 第35页 |
2、落实西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 | 第35-36页 |
3、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 | 第36页 |
4、加快推进文化法治发展 | 第36-37页 |
(二) 以民族文化资源为优势,构建农村文化内生机制 | 第37-39页 |
1、重点保护和开发 | 第37-38页 |
2、精品文化创新和融合 | 第38页 |
3、开发生态旅游 | 第38-39页 |
(三) 优化农村教育,提升西部农民文化素质 | 第39-40页 |
1、加大西部农村教育投入力度 | 第39页 |
2、提高西部地区农村办学水平 | 第39-40页 |
3、解决西部地区农村师资问题 | 第40页 |
4、提高西部地区农村教师待遇 | 第40页 |
(四) 加强体系化建设,培养人才队伍 | 第40-42页 |
(五) 引入“互联网+新农村文化建设”新模式 | 第42-44页 |
1、互联网+文化设施建设 | 第42-43页 |
2、互联网+民族文化宣传 | 第43页 |
3、互联网+文化产业发展 | 第43-44页 |
五、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附录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