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0页 |
1.1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8-9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第二章 汽车操纵稳定性与定位参数的关系 | 第10-23页 |
2.1 概述 | 第10-12页 |
2.1.1 主销后倾角 | 第10-11页 |
2.1.2 主销内倾角 | 第11页 |
2.1.3 前轮外倾角 | 第11-12页 |
2.1.4 前轮前束 | 第12页 |
2.2 有外倾角时轮胎侧偏特性分析 | 第12-15页 |
2.2.1 无外倾角时轮胎的滚动 | 第12-14页 |
2.2.2 有外倾角时轮胎的滚动 | 第14-15页 |
2.3 前轮外倾角和前束角的匹配研究 | 第15-20页 |
2.3.1 前轮外倾角单独影响下运动分析 | 第15-16页 |
2.3.2 前轮前束角单独影响下运动分析 | 第16页 |
2.3.3 前轮外倾角和前束角共同影响下运动分析 | 第16-20页 |
2.4 定位参数对轮胎磨损的影响 | 第20-22页 |
2.4.1 车轮外倾角与轮胎磨损的关系 | 第20-21页 |
2.4.2 前束角与轮胎磨损的关系 | 第21-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麦弗逊式前悬架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23-33页 |
3.1 引言 | 第23页 |
3.2 虚拟样机软件ADAMS介绍 | 第23-25页 |
3.2.1 概述 | 第23-24页 |
3.2.2 动力方程的建立 | 第24-25页 |
3.2.3 运动学分析 | 第25页 |
3.3 ADAMS/Car模块介绍 | 第25-26页 |
3.4 建立建立麦弗逊式悬架模型子系统 | 第26-29页 |
3.4.1 ADAMS/Car共享数据库 | 第26-27页 |
3.4.2 建模数据准备 | 第27-29页 |
3.5 麦弗逊式前悬架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29-32页 |
3.5.1 前悬架子系统生成与调整 | 第29页 |
3.5.2 转向子系统仿真模型 | 第29-30页 |
3.5.3 轮胎属性文件选择 | 第30-31页 |
3.5.4 麦弗逊式前悬架系统仿真模型的装配 | 第31-3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麦弗逊式前悬架系统定位参数仿真分析 | 第33-40页 |
4.1 仿真分析方法 | 第33页 |
4.2 车轮激振仿真分析 | 第33-39页 |
4.2.1 两轮同向跳动仿真分析 | 第33-36页 |
4.2.2 两轮反向跳动仿真分析 | 第36-3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五章 前轮外倾角与前束角的匹配优化 | 第40-45页 |
5.1 前轮外倾角与前束角匹配关系 | 第40页 |
5.2 前轮外倾角与前束角仿真优化 | 第40-44页 |
5.2.1 基于ADAMS/insight优化过程 | 第41-42页 |
5.2.2 优化结果及分析 | 第42-4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5-46页 |
6.1 总结 | 第45页 |
6.2 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