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振动信号的压缩机叶片局部增重缺陷检测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动态试验研究方法简介 | 第13-17页 |
1.3.1 基于时域信号的识别方法 | 第14-15页 |
1.3.2 基于模态参数的识别方法 | 第15-16页 |
1.3.3 其他的识别方法 | 第16-17页 |
1.4 课题主要研究对象和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压缩机叶片振动试验 | 第18-28页 |
2.1 叶片振动理论的提出 | 第18-20页 |
2.1.1 梁结构弯曲振动理论 | 第18-19页 |
2.1.2 薄板结构的横向振动理论 | 第19页 |
2.1.3 矩形薄板的横向振动微分方程 | 第19-20页 |
2.2 试验台的构建 | 第20-21页 |
2.2.1 振动测试试验构建 | 第20-21页 |
2.2.2 测试设备及系统 | 第21页 |
2.3 叶片测点划分与构建 | 第21-24页 |
2.3.1 叶片测点的划分 | 第21-22页 |
2.3.2 叶片数据的采集 | 第22-24页 |
2.4 传感器与敲击点位置的选择 | 第24-26页 |
2.4.1 叶片的振动形式 | 第24-25页 |
2.4.2 安装加速度传感器 | 第25-26页 |
2.4.3 敲击点位置的选择 | 第26页 |
2.5 参数的设置 | 第26-2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压缩机叶片缺陷的相关分析 | 第28-37页 |
3.1 相关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28-29页 |
3.1.1 相关系数 | 第28-29页 |
3.1.2 互相关函数分析 | 第29页 |
3.2 相关试验分析 | 第29-32页 |
3.2.1 试验方案设计 | 第29-30页 |
3.2.2 参数设置 | 第30-31页 |
3.2.3 振动信号采集 | 第31-32页 |
3.3 相关试验的缺陷的检测 | 第32-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4章 压缩机叶片缺陷的小波分析 | 第37-48页 |
4.1 小波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37-40页 |
4.1.1 小波函数的性质 | 第37页 |
4.1.2 小波基和分析尺度的选取 | 第37-39页 |
4.1.3 小波的多分辨率分析 | 第39页 |
4.1.4 小波变换奇异性 | 第39-40页 |
4.1.5 小波阈值法去噪 | 第40页 |
4.2 小波试验分析 | 第40-43页 |
4.2.1 试验方案设计 | 第41-42页 |
4.2.2 参数设置 | 第42页 |
4.2.3 振动信号采集 | 第42-43页 |
4.3 试验小波分析的缺陷检测 | 第43-46页 |
4.3.1 试验信号处理 | 第43页 |
4.3.2 缺陷位置分析 | 第43-46页 |
4.3.3 缺陷程度分析 | 第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5章 轴流叶片实验模态分析 | 第48-65页 |
5.1 模态分析基本原理 | 第48-51页 |
5.1.1 频响函数矩阵及其与模态参数间的关系 | 第49-50页 |
5.1.2 曲率模态原理 | 第50-51页 |
5.2 实验模态分析 | 第51-54页 |
5.2.1 试验方案设计 | 第52-53页 |
5.2.2 参数设置 | 第53页 |
5.2.3 振动信号采集 | 第53-54页 |
5.3 叶片的模态参数识别 | 第54-57页 |
5.4 实验模态结果 | 第57-64页 |
5.4.1 不同缺陷时模态固有频率变化 | 第57-58页 |
5.4.2 不同缺陷时模态振型的变化 | 第58-60页 |
5.4.3 曲率模态法识别缺陷 | 第60-6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6.1 结论 | 第65页 |
6.2 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