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1 问卷调查法 | 第16页 |
1.3.2 访谈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7-21页 |
2.1.1 社区 | 第17页 |
2.1.2 居家养老服务 | 第17-18页 |
2.1.3 公共政策 | 第18页 |
2.1.4 政策执行 | 第18-19页 |
2.1.5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政策 | 第19-21页 |
2.2 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基本内容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广州市B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政策执行现状 | 第23-29页 |
3.1 基于史密斯模型的广州市B街道现状 | 第23-26页 |
3.1.1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政策发展历程 | 第23-24页 |
3.1.2 B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政策执行部门的责任配置 | 第24-25页 |
3.1.3 B街道老龄人口的特征 | 第25页 |
3.1.4 B街道居家养老服务政策执行资源的使用情况 | 第25-26页 |
3.2 广州市B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政策执行存在问题 | 第26-29页 |
3.2.1 社区居家养老政策本身不完善 | 第26-27页 |
3.2.2 社区居家养老管理紊乱 | 第27页 |
3.2.3 社区居家养老资源严重匮乏 | 第27-28页 |
3.2.4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单一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广州市B街道居家养老政策执行问题原因分析 | 第29-39页 |
4.1 广州市B街道居家养老政策自身缺陷 | 第29-30页 |
4.1.1 政策执行“自上而下” | 第29页 |
4.1.2 针对性政策不健全 | 第29页 |
4.1.3 相关制度之间衔接不够 | 第29-30页 |
4.2 广州市B街道居家养老政策执行主体存在困境 | 第30-31页 |
4.2.1 政府自身的角色矛盾 | 第30页 |
4.2.2 多头管理、体制不顺 | 第30-31页 |
4.2.3 政策执行人员队伍需优化 | 第31页 |
4.3 广州市B街道居家养老政策目标群体情况调查 | 第31-37页 |
4.3.1 调查方案设计 | 第31-32页 |
4.3.2 调查结果分析 | 第32-37页 |
4.4 广州市B街道居家养老政策环境因素的不利影响 | 第37-39页 |
4.4.1 法律法规不健全 | 第37页 |
4.4.2 资金保障不足 | 第37-38页 |
4.4.3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观念淡薄 | 第38-39页 |
第五章 日本、香港社区养老服务的经验借鉴 | 第39-43页 |
5.1 日本社区养老服务经验借鉴 | 第39-40页 |
5.2 香港社区养老服务经验借鉴 | 第40-41页 |
5.3 经验启示 | 第41-43页 |
第六章 广州市B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政策执行问题的对策 | 第43-51页 |
6.1 明确稳定一致的政策目标 | 第43-45页 |
6.1.1 注重政策制定后的解析 | 第43页 |
6.1.2 完善法律法规 | 第43-45页 |
6.1.3 拓宽救助资金渠道 | 第45页 |
6.2 提高政策主体的执行力 | 第45-47页 |
6.2.1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并加强合作协调 | 第45-46页 |
6.2.2 完善监督机制 | 第46页 |
6.2.3 加快社区居家养老队伍专业化发展 | 第46-47页 |
6.3 加强与目标群体的沟通 | 第47-49页 |
6.3.1 加强政策宣传 | 第47页 |
6.3.2 提供个性化服务 | 第47-48页 |
6.3.3 强化养老意识 | 第48-49页 |
6.4 营造良好的政策执行环境 | 第49-51页 |
6.4.1 提升社区养老智能化水平 | 第49页 |
6.4.2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 | 第49页 |
6.4.3 加强国际养老交流与合作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1 | 第55-58页 |
附录:2 | 第58-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件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