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解释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 刑法解释的基础理论 | 第12-18页 |
(一) 刑法解释的概念 | 第12-14页 |
(二) 刑法解释的特征 | 第14-15页 |
(三) 刑法解释的分类 | 第15-16页 |
(四) 刑法解释的原则 | 第16页 |
(五) 刑法解释的必要性 | 第16-18页 |
二、 刑法解释的基本理念 | 第18-24页 |
(一) 罪刑法定原则与刑法解释 | 第18-19页 |
1. 罪刑法定原则概述 | 第18页 |
2. 罪刑法定原则与刑法解释 | 第18-19页 |
(二) 刑法解释的基本立场 | 第19-24页 |
1. 主观解释论 | 第19页 |
2. 客观解释论 | 第19-20页 |
3. 折衷说 | 第20页 |
4. 刑法解释立场的分析 | 第20-21页 |
5. 我国刑法解释应有立场——客观解释论 | 第21-24页 |
三、 我国刑法立法解释 | 第24-32页 |
(一) 刑法立法解释的概念 | 第24-25页 |
(二) 刑法立法解释的方式 | 第25-26页 |
(三) 刑法立法解释的性质 | 第26-28页 |
(四) 刑法立法解释的效力 | 第28-32页 |
1. 刑法立法解释的效力等级 | 第28-29页 |
2. 刑法立法解释的效力范围 | 第29-32页 |
四、 我国刑法司法解释 | 第32-44页 |
(一) 刑法司法解释的基础理论 | 第32-34页 |
1. 刑法司法解释的概念 | 第32-33页 |
2. 刑法司法解释与刑法适用解释 | 第33-34页 |
(二) 检察机关司法解释权之否定 | 第34-37页 |
(三) 我国刑法司法解释权配置探讨 | 第37-39页 |
1. 刑法司法解释体制概述 | 第37-38页 |
2. 我国刑法司法解释权配置构建——一元一级制 | 第38-39页 |
(四) 越权刑法司法解释 | 第39-44页 |
1. 越权刑法司法解释的概念 | 第39页 |
2. “越权”判定标准 | 第39-40页 |
3. 越权刑法司法解释的原因 | 第40-41页 |
4. 越权刑法司法解释的对策 | 第41-44页 |
五、 刑法学理解释 | 第44-58页 |
(一) 刑法学理解释的概念和特征 | 第44-46页 |
1. 刑法学理解释的概念 | 第44-45页 |
2. 刑法学理解释的特征 | 第45-46页 |
(二) 刑法解释的基本方法 | 第46-54页 |
1. 刑法解释方法的分类 | 第46-48页 |
2. 罪刑法定原则与类推解释、扩大解释 | 第48-49页 |
3. 刑法解释的具体方法 | 第49-54页 |
(三) 刑法解释方法的适用规则 | 第54-58页 |
1. 刑法解释方法位阶的有无之争 | 第54-55页 |
2. 本文归纳的适用规则 | 第55-58页 |
结语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后记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