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3-14页 |
1.3.2 实践意义 | 第14-15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心理契约理论概述 | 第17-27页 |
2.1 概念 | 第17-19页 |
2.2 内容 | 第19-21页 |
2.2.1 双边视角心理契约内容 | 第19-20页 |
2.2.2 单一视角下的心理契约内容 | 第20-21页 |
2.3 结构 | 第21-23页 |
2.3.1 二维结构 | 第21-22页 |
2.3.2 三维结构 | 第22页 |
2.3.3 四维结构 | 第22-23页 |
2.4 特征 | 第23-24页 |
2.4.1 动态性 | 第23页 |
2.4.2 非正式性 | 第23-24页 |
2.4.3 可预见性 | 第24页 |
2.4.4 隐含性 | 第24页 |
2.5 心理契约的形成 | 第24-27页 |
第3章 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现状 | 第27-31页 |
3.1 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介绍 | 第27页 |
3.2 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现状 | 第27-31页 |
3.2.1 工作压力大 | 第28页 |
3.2.2 职业认同低 | 第28-29页 |
3.2.3 薪酬福利差 | 第29-30页 |
3.2.4 发展机会少 | 第30-31页 |
第4章 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面临的问题分析 | 第31-36页 |
4.1 心理契约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 | 第31-32页 |
4.1.1 提升警务辅助人员满意度 | 第31页 |
4.1.2 提高警务辅助人员岗位效能 | 第31-32页 |
4.2 基于心理契约的公安机关管理原因 | 第32-36页 |
4.2.1 职业生涯导向意识薄弱 | 第32-33页 |
4.2.2 保障机制不够完善 | 第33-34页 |
4.2.3 组织支持力度不够 | 第34页 |
4.2.4 缺乏有效的沟通 | 第34-36页 |
第5章 基于心理契约的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策略 | 第36-46页 |
5.1 总体思路 | 第36-41页 |
5.1.1 基于认知发展过程进行心理契约管理 | 第36-38页 |
5.1.2 优化薪酬体系 | 第38-39页 |
5.1.3 完善职业生涯管理 | 第39-41页 |
5.1.4 建设和谐关系 | 第41页 |
5.2 若干具体策略 | 第41-46页 |
5.2.1 健全公平有效激励机制 | 第41-42页 |
5.2.2 强化沟通 | 第42-43页 |
5.2.3 建立警辅群体文化 | 第43页 |
5.2.4 关注心理健康 | 第43-44页 |
5.2.5 健全保障制度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