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7-10页 |
第一章 混沌控制原理简述及与本文相关的控制方法介绍 | 第10-18页 |
1.1 混沌控制原理简述 | 第10-11页 |
1.2 OGY 控制方法 | 第11-14页 |
1.3 延迟反馈控制法 | 第14-16页 |
1.4 时空混沌的控制方法 | 第16-17页 |
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离子束中束晕-混沌的基本动力学行为及特性和主要形成机制介绍 | 第18-27页 |
2.1 束晕-混沌的基本动力学方程行为和特性 | 第18-22页 |
2.1.1 束晕-混沌的基本动力学方程行为 | 第18-21页 |
2.1.2 束晕-混沌的基本动力学特 | 第21-22页 |
2.2 束晕-混沌产生的主要物理机制 | 第22-26页 |
2.2.1 空间电荷的非线性效应 | 第22-23页 |
2.2.2 丝化效应 | 第23-24页 |
2.2.3 粒子-束核相互作用 | 第24-25页 |
2.2.4 共振覆盖导致混沌 | 第25-26页 |
2.2.5 量子混沌 | 第26页 |
2.3 三维离子束的束晕-混沌形成理论及研究结果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束晕-混沌的控制研究和束离子密度分布研究的现状 | 第27-37页 |
3.1 理论模型 | 第27-29页 |
3.2 束晕-混沌可控性的定性理论分析 | 第29页 |
3.3 束晕-混沌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现状 | 第29-31页 |
3.4 束离子密度研究现状 | 第31-36页 |
3.4.1 非均匀密度分布引起的非线性效应 | 第31-34页 |
3.4.2 束流发射度和亮度与束流密度分布关系 | 第34-36页 |
3.5 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五种不同初始分布的强流离子束离子径向密度分布的模拟研究 | 第37-48页 |
4.1 数值模拟研究的模型 | 第37-39页 |
4.2 数值模拟参数的选择 | 第39页 |
4.3 五种不同初始密度分布的强流离子束离子径向密度分布的模拟与结果 | 第39-46页 |
4.3.1 K-V 分布 | 第39-41页 |
4.3.2 水袋分布 | 第41-42页 |
4.3.3 抛物线分布 | 第42-43页 |
4.3.4 3-sigma 高斯分布 | 第43-45页 |
4.3.5 全高斯分布 | 第45-46页 |
4.4 小结 | 第46-48页 |
第五章 五种不同初始密度分布的离子跟踪和晕离子的径向概率分布研究 | 第48-54页 |
5.1 五种不同初始分布的离子跟踪运动情况介绍 | 第48-51页 |
5.2 五种不同初始分布形成晕的离子的径向概率分布研究 | 第51-53页 |
5.3 小结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