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武器工业论文--弹药、引信、火工品论文--引信论文

激光引信破片杀伤式战斗部防空导弹引战配合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8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防空导弹引信与战斗部配合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第10-16页
        1.2.1 防空导弹引信技术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2 防空导弹战斗部的发展现状第13-16页
    1.3 引战配合仿真第16-17页
    1.4 本文主要内容第17-18页
第2章 引信战斗部配合理论分析第18-34页
    2.1 导弹与目标交会模型第18-24页
        2.1.1 坐标系定义第19-21页
        2.1.2 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第21-24页
    2.2 激光引信探测模型第24-28页
        2.2.1 激光引信探测原理第24-26页
        2.2.2 激光引信视场模型第26-28页
    2.3 目标模型第28-30页
    2.4 战斗部模型第30-33页
        2.4.1 破片静态飞散区第31-32页
        2.4.2 破片动态飞散区第32-33页
    2.5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3章 常见防空战斗部威力估算与中心杀伤元坐标系第34-46页
    3.1 破片战斗部威力估算第34-38页
        3.1.1 估算参数确定第35-36页
        3.1.2 破片速度计算第36-37页
        3.1.3 毁伤概率估算第37页
        3.1.4 爆炸超压计算第37-38页
    3.2 杆条战斗部威力估算第38-40页
        3.2.1 杆条初始速度计算第39页
        3.2.2 有效杀伤半径计算第39-40页
    3.3 中心杀伤元速度坐标系第40-44页
    3.4 结果拓展第44-45页
    3.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4章 引信起爆延时计算第46-52页
    4.1 假设前提第46页
    4.2 地面站制导下最佳引信延时分析第46-48页
    4.3 制导引信一体化机制下的最佳引信延时分析第48-50页
    4.4 结果分析第50-51页
    4.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5章 定向战斗部最佳起爆方位角及其改进方案的研究第52-70页
    5.1 定向战斗部基本原理第52-55页
        5.1.1 中心起爆式战斗部第52-53页
        5.1.2 偏心起爆式战斗部第53页
        5.1.3 破片芯外装药结构定向战斗部第53-54页
        5.1.4 定角飞散式定向战斗部第54页
        5.1.5 变形式定向战斗部第54-55页
    5.2 最佳起爆方位角分析第55-57页
    5.3 定向战斗部改进方案第57-61页
    5.4 改进定向战斗部最佳引信延时和起爆方位角综合计算第61-69页
    5.5 本章小结第69-70页
总结与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某大长径比弹箭飞行器的气弹特性研究
下一篇:自寻的导弹总体方案设计及弹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