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电导航论文--卫星导航系统论文

系统时间偏差应用于GNSS位置解算及完好性改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12-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主要内容安排第14-16页
第2章 GNSS系统时差监测方法研究及性能评估第16-30页
    2.1 GNSS时差产生原因及其特性分析第16-17页
        2.1.1 GNSS系统时间第16页
        2.1.2 GNSS时差产生特性分析第16-17页
    2.2 GNSS时差监测方法研究第17-26页
        2.2.1 接收空间GNSS信号监测GNSS时差原理第18-19页
        2.2.2 GNSS时差监测方法误差分析第19-23页
        2.2.3 GNSS时差监测关键参数及其校准第23-26页
    2.3 GNSS时差监测性能评估第26-28页
        2.3.1 GNSS时差监测性能评估方法第26-27页
        2.3.2 GNSS时差监测性能评估结果分析第27-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30页
第3章 四系统联合定位算法研究第30-38页
    3.1 GNSS单系统及多系统联合定位模型第30-31页
        3.1.1 单系统定位观测模型第30页
        3.1.2 四系统联合定位观测模型第30-31页
    3.2 最小二乘伪距定位估计算法第31-32页
    3.3 精度衰减因子第32-33页
    3.4 四系统联合定位算法第33-35页
        3.4.1 用户级——接收机端解算GNSS时差值第33-34页
        3.4.2 系统级——直接利用GNSS时差监测值第34-35页
    3.5 系统时差辅助GNSS联合定位改善特性第35-36页
    3.6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4章 四系统联合定位完好性研究第38-48页
    4.1 GNSS完好性分析第38-40页
        4.1.1 完好性概念第38页
        4.1.2 完好性需求分析第38-39页
        4.1.3 GNSS完好性异常来源第39-40页
    4.2 四系统完好性监测方法研究第40-43页
        4.2.1 完好性监测方法分类第40-41页
        4.2.2 最小二乘RAIM算法研究第41-43页
    4.3 RAIM可用性及内部可靠性分析第43-45页
        4.3.1 可用性分析第43-45页
        4.3.2 内部可靠性分析第45页
    4.4 系统时差辅助GNSS联合定位完好性改善特性第45-46页
    4.5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5章 GPS/GLONASS/Galileo/BDS联合定位试验第48-64页
    5.1 GNSS时差两种处理策略下结果分析第48-51页
    5.2 GPS/GLONASS/Galileo/BDS联合定位试验第51-56页
        5.2.1 试验方案设计第51页
        5.2.2 数据处理第51-52页
        5.2.3 定位结果分析第52-56页
    5.3 系统时差应用于GNSS联合定位试验第56-62页
        5.3.1 试验方案设计第56-57页
        5.3.2 数据处理第57页
        5.3.3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57-62页
    5.4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6章 GPS/GLONASS/Galileo/BDS联合定位完好性试验第64-74页
    6.1 试验方案设计第64-65页
        6.1.1 方案设计第64-65页
        6.1.2 试验基本参数第65页
    6.2 RAIM可用性结果分析第65-69页
        6.2.1 不同高度角下的可用性分析第67-68页
        6.2.2 不同导航组合对可用性的影响第68页
        6.2.3 系统时差的使用对可用性的影响第68-69页
    6.3 RAIM内部可靠性结果分析第69-71页
        6.3.1 不同高度角下的内部可靠性分析第69-70页
        6.3.2 不同导航组合对内部可靠性的影响第70页
        6.3.3 系统时差的使用对内部可靠性的影响第70-71页
    6.4 系统时差的使用对FDE的影响分析第71-72页
    6.5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74-76页
    7.1 研究工作的总结第74-75页
    7.2 下一步工作展望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附录第80-82页
致谢第82-84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阶BOC信号性能分析及接收方法验证
下一篇:反射式蓝相液晶显示器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