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翻译的汉维文可比语料自动获取系统的构建与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2 语料库简述 | 第8-10页 |
1.2.1 国外跨语言可比语料库的研究现状 | 第9页 |
1.2.2 国内可比语料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4 系统构建主要流程 | 第11页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汉维文语料分析 | 第12-17页 |
2.1 双语语料采集 | 第12-14页 |
2.1.1 语料库文本获取 | 第13-14页 |
2.2 语料内容统计 | 第14-15页 |
2.3 语料文本加工 | 第15-1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三章 候选语料筛选 | 第17-25页 |
3.1 自动文本分类 | 第17-19页 |
3.2 人工神经网络 | 第19-22页 |
3.2.1 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文本分类 | 第20-22页 |
3.3 利用词性标注和命名实体的文章打分规则 | 第22-24页 |
3.3.1 词性标注 | 第22页 |
3.3.2 命名实体识别 | 第22-23页 |
3.3.3 打分规则 | 第23-2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四章 可比文档相似度计算 | 第25-29页 |
4.1 词袋模型 | 第25页 |
4.2 关键词统计技术 | 第25-26页 |
4.3 潜语义分析 | 第26-27页 |
4.4 可比语料筛选思路 | 第27-2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五章 可比语料库构建 | 第29-39页 |
5.1 系统的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 | 第29-30页 |
5.1.1 可行性研究 | 第29页 |
5.1.2 需求分析 | 第29-30页 |
5.2 系统设计 | 第30-36页 |
5.2.1 总体设计方案 | 第30-31页 |
5.2.2 数据库存储设计 | 第31-32页 |
5.2.3 网络语料抓取系统设计 | 第32-33页 |
5.2.4 文本加工设计 | 第33-34页 |
5.2.5 文本分类系统设计 | 第34-35页 |
5.2.6 相似度计算设计 | 第35-36页 |
5.3 系统实现 | 第36-38页 |
5.3.1 可比语料库构建相关工具介绍 | 第36-3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六章 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 第39-42页 |
6.1 实验步骤 | 第39页 |
6.2 实验方案 | 第39-40页 |
6.3 汉维文可比语料库评估 | 第40页 |
6.4 实验结果 | 第40-41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七章 总结及展望 | 第42-43页 |
7.1 工作总结 | 第42页 |
7.2 展望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情况 | 第45-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