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生物学论文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红壤对13C标记玉米秸秆降解及关联微生物的影响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英文缩略表第15-16页
第一章 引言第16-27页
    1.1 研究意义第16页
    1.2 秸秆还田的作用第16-18页
        1.2.1 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第16-17页
        1.2.2 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第17页
        1.2.3 对土壤生物性质的影响第17-18页
    1.3 研究秸秆降解的方法第18-19页
        1.3.1 常规方法第18页
        1.3.2 基于~(13)C稳定同位素的研究方法第18-19页
    1.4 秸秆降解的影响因素第19-21页
        1.4.1 秸秆自身特点第19-20页
        1.4.2 土壤条件(水分、温度、pH)第20页
        1.4.3 土壤质地与秸秆还田方式第20-21页
    1.5 长期定位施肥对秸秆降解的影响第21-22页
        1.5.1 施肥对秸秆降解的影响第21页
        1.5.2 长期定位施肥对秸秆降解的影响第21-22页
    1.6 秸秆降解的微生物鉴定第22-24页
        1.6.1 纤维素降解的原理与降解微生物的鉴定第22-23页
        1.6.2 木质素降解的原理与降解微生物的鉴定第23-24页
    1.7 研究背景和研究内容第24-26页
        1.7.1 研究背景第24-25页
        1.7.2 研究内容第25-26页
    1.8 技术路线第26-27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7-34页
    2.1 供试土壤第27页
    2.2 试验设计第27-29页
        2.2.1 试验一第27-28页
        2.2.2 试验二第28-29页
    2.3 样品采集第29页
        2.3.1 试验一第29页
        2.3.2 试验二第29页
    2.4 测试方法第29-32页
        2.4.1 主要试剂第29-30页
        2.4.2 土壤基本性质以及气体的测定第30-31页
        2.4.3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第31页
        2.4.4 土壤总DNA的提取第31页
        2.4.5 超高速离心第31页
        2.4.6 Hiseq2500高通量测序第31-32页
    2.5 数据分析第32-34页
第三章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红壤对~(13)C标记玉米秸秆降解及关联微生物的影响第34-54页
    3.1 引言第34-35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5-50页
        3.2.1 土壤呼吸第35-37页
        3.2.2 土壤可溶性碳与微生物量碳第37-38页
        3.2.3 土壤酶活第38-39页
        3.2.4 土壤DNA超高速梯度离心分层第39-40页
        3.2.5 土壤细菌与真菌的种群丰度第40-41页
        3.2.6 不同施肥处理降解秸秆的关联细菌与真菌种群第41-49页
        3.2.7 土壤细菌和真菌种群结构与土壤理化性质及其功能的相关性分析第49-50页
    3.3 讨论第50-53页
    3.4 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红壤对~(13)C标记纤维素降解及关联微生物的影响第54-72页
    4.1 引言第54-55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55-69页
        4.2.1 土壤呼吸第55-57页
        4.2.2 土壤酶活第57-58页
        4.2.3 土壤不同处理的DNA超高速梯度离心分层第58-59页
        4.2.4 土壤细菌与真菌种群丰度第59-60页
        4.2.5 不同施肥处理降解纤维素的关联细菌与真菌种群第60-68页
        4.2.6 土壤细菌和真菌种群结构与其微生物功能的相关性第68-69页
    4.3 讨论第69-70页
    4.4 小结第70-72页
第五章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红壤对~(13)C标记木质素降解及关联微生物的影响第72-89页
    5.1 引言第72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72-86页
        5.2.1 土壤呼吸第72-74页
        5.2.2 土壤酶活第74-75页
        5.2.3 土壤不同处理的DNA超高速梯度离心分层第75-76页
        5.2.4 土壤细菌与真菌种群丰度第76-77页
        5.2.5 不同施肥降解木质素的关联微生物第77-85页
        5.2.6 土壤细菌和真菌种群结构与其微生物功能的相关性第85-86页
    5.3 讨论第86-88页
    5.4 小结第88-89页
第六章 全文结论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6页
致谢第96-97页
作者简历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宁夏作物灾害应急管理系统建设与应用
下一篇:生态农业项目风险管理研究--以BD公司S项目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