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1.2 VIENNA整流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8-13页 |
1.2.1 拓扑结构 | 第8-11页 |
1.2.2 脉宽调制策略 | 第11-12页 |
1.2.3 电流控制策略 | 第12页 |
1.2.4 电压控制策略 | 第12-13页 |
1.2.5 中点电位控制策略 | 第13页 |
1.3 课题的主要工作 | 第13-15页 |
2 VIENNA整流器数学模型及调制策略 | 第15-23页 |
2.1 VIENNA整流器数学模型 | 第15-22页 |
2.1.1 abc坐标系下VIENNA整流器的数学模型 | 第15-18页 |
2.1.2 dq 坐标系下数学模型 | 第18-19页 |
2.1.3 αβ 坐标系下数学模型 | 第19-22页 |
2.2 VIENNA整流器调制策略 | 第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VIENNA整流器控制策略 | 第23-48页 |
3.1 基于PLL的VIENNA整流器电网电压定向电流解耦控制 | 第23-29页 |
3.1.1 锁相环 | 第23-24页 |
3.1.2 VIENNA整流器电流解耦控制分析 | 第24-26页 |
3.1.3 VIENNA整流器控制器设计 | 第26-28页 |
3.1.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28-29页 |
3.2 带负载电流前馈的VIENNA整流器PR控制 | 第29-38页 |
3.2.1 比例谐振控制器 | 第29-30页 |
3.2.2 PR电流闭环控制系统及其无差性分析 | 第30-32页 |
3.2.3 带负载电流前馈的VIENNA整流器PR电流控制 | 第32-33页 |
3.2.4 前馈函数的选择及其对控制性能的影响 | 第33-34页 |
3.2.5 PR控制器参数分析及其数字实现 | 第34-36页 |
3.2.6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36-38页 |
3.3 VIENNA整流器中点电位平衡控制 | 第38-47页 |
3.3.1 中点电位不平衡的原因 | 第38-39页 |
3.3.2 中点电流数学模型 | 第39-40页 |
3.3.3 中点电位三次基频波动 | 第40-41页 |
3.3.4 基于动态调节因子的中点电位平衡控制 | 第41-44页 |
3.3.5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4-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4 系统软硬件设计 | 第48-59页 |
4.1 系统实现方案 | 第48页 |
4.2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第48-55页 |
4.2.1 输入滤波电感和输出滤波电容选取 | 第49-52页 |
4.2.2 主功率回路设计 | 第52-53页 |
4.2.3 采样调理及保护电路设计 | 第53-55页 |
4.3 系统软件设计 | 第55-58页 |
4.3.1 主程序流程图 | 第56页 |
4.3.2 中断程序流程图 | 第56-5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5 VIENNA整流器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9-70页 |
5.1 基于PLL的电压定向电流解耦控制实验波形 | 第59-62页 |
5.1.1 PLL算法实验验证 | 第59页 |
5.1.2 电流内环控制算法实验验证 | 第59-60页 |
5.1.3 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算法实验验证 | 第60-61页 |
5.1.4 10kW VIENNA整流器实验波形 | 第61-62页 |
5.2 带负载电流前馈的PR控制实验波形 | 第62-65页 |
5.2.1 PR电流内环控制波形及分析 | 第63页 |
5.2.2 PR控制与传统PI控制对比波形 | 第63-64页 |
5.2.3 带负载电流前馈的双闭环与传统双闭环对比波形 | 第64-65页 |
5.3 中点电位平衡控制 | 第65-69页 |
5.3.1 中点电位的三次基频波动波形 | 第65页 |
5.3.2 正常工况下固定调节因子与动态调节因子对比波形 | 第65-66页 |
5.3.3 特殊工况下固定调节因子与动态调节因子对比波形 | 第66-68页 |
5.3.4 动态调节因子算法对输入电流的影响 | 第68-6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6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在校学习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