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刑法论文

论保险诈骗罪

内容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引言第7-8页
一、 保险诈骗罪概述第8-15页
    (一) 保险诈骗罪立法概览第8-12页
        1 、 国外保险诈骗罪立法透视第8-9页
        2 、 我国保险诈骗罪的立法过程及特色第9-12页
    (二) 保险诈骗罪的罪名第12-13页
    (三) 保险诈骗罪的概念第13-15页
二、 保险诈骗罪的构成特征第15-27页
    (一) 客体特征第15-17页
        1 、 保险诈骗罪侵犯的是双重客体第15-17页
        2 、 双重客体中的主要客体与次要客体第17页
    (二) 客观特征第17-23页
        1 、 保险诈骗的行为手段具有多样性第18-22页
        2 、 保险诈骗罪是数额犯第22-23页
    (三) 主体特征第23-25页
        1 、 保险诈骗罪主体间的关系第23-24页
        2 、 单位能够成为保险诈骗罪的主体第24-25页
    (四) 主观特征第25-27页
        1 、 保险诈骗罪的主观罪过形式只能是直接故意第26页
        2 、 共同犯罪中,可能存在一方是直接故意,另一方是间接故意第26-27页
三、 保险诈骗罪的司法认定第27-37页
    (一) 保险诈骗罪罪与非罪的认定标准第29页
    (二) 保险诈骗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认定第29-31页
        1 、 “冒名骗赔”应区分共同犯罪与单个犯罪分别认定第29-30页
        2 、 “内外勾结”应根据内部人员的身份予以认定第30-31页
    (三) 保险诈骗罪既、未遂的认定第31-36页
        1 、 保险诈骗罪着手的认定第31-35页
        2 、 保险诈骗罪既未遂形态的认定第35-36页
    (四) 保险诈骗罪罪数的认定及处理第36-37页
四、 保险诈骗罪的立法完善第37-42页
    (一) 应当明确规定“以非法占有保险金为目的”第37-38页
    (二) 对保险诈骗犯罪的行为特征应规定灵活条款第38-39页
    (三) 对保险诈骗犯罪的罪状应作适当修改第39页
    (四) 对保险诈骗罪的“共犯”规定没有必要第39-40页
    (五) 在合并牵连行为的基础上提高法定最高刑第40页
    (六) 应重视罚金刑的适用第40-42页
参考书目第42-43页
后记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前我国税费改革问题的刍议
下一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共产党执政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