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1 学术意义 | 第14页 |
1.3.2 实用意义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2 高校网络舆情概述 | 第17-26页 |
2.1 高校网络舆情的概念 | 第17-18页 |
2.1.1 舆情与网络舆情 | 第17页 |
2.1.2 高校网络舆情的界定 | 第17-18页 |
2.2 高校网络舆情的性质分类 | 第18-22页 |
2.2.1 意识形态类 | 第19-20页 |
2.2.2 宗教民族类 | 第20页 |
2.2.3 群体性事件 | 第20-21页 |
2.2.4 管理维权类 | 第21页 |
2.2.5 新媒体类 | 第21-22页 |
2.3 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机制 | 第22-26页 |
2.3.1 传播者角度 | 第22-23页 |
2.3.2 受众角度 | 第23-24页 |
2.3.3 媒介角度 | 第24-26页 |
3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现状调查 | 第26-34页 |
3.1 高校网络舆情现状调查设计 | 第26-27页 |
3.1.1 调查目的 | 第26页 |
3.1.2 调查方法 | 第26-27页 |
3.2 高校网络舆情现状调查结果 | 第27-32页 |
3.2.1 大学生网络使用与参与情况调查 | 第27-31页 |
3.2.2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现状调查 | 第31-32页 |
3.3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2-34页 |
3.3.1 对网络舆情重要性认识模糊 | 第32-33页 |
3.3.2 网络舆情管理主体混乱 | 第33页 |
3.3.3 网络舆情机制不健全 | 第33页 |
3.3.4 网络舆情处理方法不科学 | 第33-34页 |
4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建设 | 第34-43页 |
4.1 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第34-35页 |
4.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第34页 |
4.1.2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 第34-35页 |
4.2 明确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目标 | 第35-36页 |
4.2.1 畅通高校信息反映渠道 | 第35页 |
4.2.2 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 第35页 |
4.2.3 塑造传播高校网络形象 | 第35-36页 |
4.3 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 | 第36-38页 |
4.3.1 网络舆情监测汇集机制 | 第36-37页 |
4.3.2 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机制 | 第37-38页 |
4.3.3 网络舆情上报反馈机制 | 第38页 |
4.4 建立突发事件预警处置机制 | 第38-40页 |
4.4.1 预防预警机制 | 第38-39页 |
4.4.2 应急反应机制 | 第39页 |
4.4.3 跟踪反馈机制 | 第39-40页 |
4.5 保障舆情管理机制的规范运行 | 第40-43页 |
4.5.1 加强高校舆情团队建设 | 第40-41页 |
4.5.2 畅通高校舆情传递渠道 | 第41-42页 |
4.5.3 充分利用先进技术 | 第42-43页 |
5 结语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 | 第47-48页 |
A. 高校大学生网络使用、参与情况调查问卷 | 第47-48页 |
B. 硕士攻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