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消失模铸造概论 | 第10-16页 |
1.1.1 消失模铸造技术的国外发展现状 | 第10-13页 |
1.1.2 消失模铸造技术的优势及特点 | 第13-14页 |
1.1.3 消失模铸造技术的国内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1.4 消失模铸造技术国内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1.1.5 消失模铸造现存问题 | 第16页 |
1.2 消失模涂料概述 | 第16-19页 |
1.2.1 涂料的简介 | 第16-18页 |
1.2.2 消失模涂料的组成 | 第18-19页 |
1.3 消失模铸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 第19-20页 |
1.3.1 消失模铸造技术关键 | 第19页 |
1.3.2 消失模铸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 第19-20页 |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1.4.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页 |
1.4.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0-22页 |
第2章 涂料组成及实验用仪器 | 第22-32页 |
2.1 涂料组成 | 第22-26页 |
2.1.1 耐火材料 | 第22-23页 |
2.1.2 粘结剂 | 第23-24页 |
2.1.3 悬浮剂 | 第24-25页 |
2.1.4 添加剂 | 第25-26页 |
2.1.5 载液 | 第26页 |
2.2 涂料性能测试方法 | 第26-30页 |
2.2.1 常温透气性 | 第26-27页 |
2.2.2 悬浮性 | 第27页 |
2.2.3 密度 | 第27-28页 |
2.2.4 粘度 | 第28页 |
2.2.5 低温抗裂强度(低温为 50℃,以下文中低温全部为 50℃) | 第28-29页 |
2.2.6 滴淌性 | 第29页 |
2.2.7 PH值 | 第29页 |
2.2.8 附着量和涂挂性 | 第29页 |
2.2.9 涂层厚度 | 第29-30页 |
2.2.10 剥离性 | 第30页 |
2.3 技术路线图 | 第30-31页 |
2.4 实验用仪器设备 | 第31-32页 |
第3章 实验研究 | 第32-62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2页 |
3.2 耐火材料配比的确定 | 第32-41页 |
3.2.1 试验设计 | 第32-34页 |
3.2.2 不同耐火材料对所需载液的影响 | 第34-35页 |
3.2.3 性能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5-41页 |
3.3 粘结剂配比的确定 | 第41-53页 |
3.3.1 试验设计 | 第41页 |
3.3.2 不同粘结剂对所需载液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3.3.3 性能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42-51页 |
3.3.4 正交试验 | 第51-53页 |
3.4 悬浮剂配比的确定 | 第53-59页 |
3.4.1 试验设计 | 第53页 |
3.4.2 不同悬浮剂对所需载液量的影响 | 第53-54页 |
3.4.3 性能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54-58页 |
3.4.4 正交试验 | 第58-5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9-62页 |
第4章 生产试验 | 第62-72页 |
4.1 生产试验 | 第62-68页 |
4.1.1 消失模模样制作 | 第62页 |
4.1.2 涂料的配制 | 第62-64页 |
4.1.3 涂料的涂敷及烘干 | 第64-65页 |
4.1.4 造型及浇铸 | 第65-67页 |
4.1.5 浇铸结果及分析 | 第67-68页 |
4.2 XRD结果及讨论 | 第68-72页 |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