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13-2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3-40页 |
1.1 引言 | 第23-25页 |
1.2 国内外农业物料筛分方面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 第25-33页 |
1.2.1 国内农业物料筛分方面的研究现状 | 第25-29页 |
1.2.2 国外农业物料筛分方面的研究现状 | 第29-33页 |
1.3 国内外农业装备领域的仿生研究现状与分析 | 第33-36页 |
1.3.1 国内农业装备领域的仿生研究现状 | 第33-36页 |
1.3.2 国外农业装备领域的仿生研究现状 | 第36页 |
1.4 本文的研究目标与意义 | 第36-37页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案 | 第37-38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37页 |
1.5.2 技术方案 | 第37-38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二章 油菜茎秆与非光滑筛面的摩擦试验研究 | 第40-51页 |
2.1 田间试验概述 | 第40-41页 |
2.2 摩擦试验的材料与方法 | 第41-44页 |
2.2.1 试验设备与参数设置 | 第41-42页 |
2.2.2 专用试验夹具 | 第42页 |
2.2.3 摩擦试件 | 第42-44页 |
2.3 稳态往复摩擦力的识别 | 第44-46页 |
2.3.1 试验所得典型往复摩擦力曲线 | 第44页 |
2.3.2 往复摩擦全程的时频分析 | 第44-46页 |
2.4 稳态往复摩擦力的分析 | 第46-50页 |
2.4.1 稳态往复摩擦的位移和速度 | 第46-48页 |
2.4.2 往复摩擦力的相图分析 | 第48-49页 |
2.4.3 往复频率对往复摩擦的影响 | 第49-5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三章 油菜茎秆与非光滑筛面的微振减阻理论分析 | 第51-64页 |
3.1 接触模型的建立 | 第51-53页 |
3.1.1 实际接触关系的简化 | 第51-52页 |
3.1.2 物理模型的建立 | 第52-53页 |
3.2 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推导 | 第53-60页 |
3.2.1 系统动力学方程的建立与等效瞬时冲击力F_(cq)的推导 | 第53-55页 |
3.2.2 碰撞时间△t_i的推导 | 第55-57页 |
3.2.3 结构参数θ、l_1和l_2的确定 | 第57-58页 |
3.2.4 系统响应的计算方法推导 | 第58-60页 |
3.3 算例与结果讨论 | 第60-63页 |
3.3.1 计算参数 | 第60-61页 |
3.3.2 结果与讨论 | 第61-6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四章 人工簸扬谷物的仿生研究 | 第64-73页 |
4.1 人工簸扬谷物 | 第64-66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66-68页 |
4.2.1 研究对象 | 第66页 |
4.2.2 试验设备与方法 | 第66-68页 |
4.3 目标图像的跟踪处理 | 第68-69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69-7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平面变振幅筛分机构分析 | 第73-91页 |
5.1 典型往复筛分机构简析 | 第73-75页 |
5.1.1 优点分析 | 第73-74页 |
5.1.2 不足之处 | 第74-75页 |
5.2 变振幅筛分方法 | 第75-77页 |
5.2.1 启发来源 | 第75页 |
5.2.2 实现思路 | 第75-76页 |
5.2.3 构建变振幅筛分机构 | 第76-77页 |
5.3 变振幅筛分机构的运动位移分析 | 第77-82页 |
5.3.1 筛面标记点的位移 | 第77-79页 |
5.3.2 筛面各点的振动方向角β_i和振幅|r_i| | 第79-82页 |
5.4 变振幅筛分机构的多自由度分解 | 第82-84页 |
5.4.1 离散元模拟对复杂运动设置的要求 | 第82-83页 |
5.4.2 多自由度分解过程 | 第83-84页 |
5.5 筛面局部抛掷强度分析与计算 | 第84-89页 |
5.5.1 筛面局部抛掷强度 | 第84-87页 |
5.5.2 初始时刻在不同吊杆倾角条件下的筛面局部抛掷强度 | 第87-88页 |
5.5.3 一周期内在不同前吊杆倾角条件下的筛面局部抛掷强度 | 第88-8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第六章 农业物料变振幅颗粒运动模拟与分析 | 第91-106页 |
6.1 颗粒运动模拟中的参数设置 | 第91-93页 |
6.2 颗粒运动唯象分析 | 第93-97页 |
6.2.1 颗粒群整体运动分析 | 第93-96页 |
6.2.2 单颗粒运动分析 | 第96-97页 |
6.3 颗粒群运动特征分析 | 第97-105页 |
6.3.1 颗粒群运动特征的定义 | 第97-99页 |
6.3.2 颗粒运动特征的计算结果分析 | 第99-105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第七章 基于能量关系的筛面颗粒群运动研究 | 第106-117页 |
7.1 筛面任一位置在单周期内对单位质量颗粒可能提供的能量 | 第106-108页 |
7.2 单周期内筛面整体能够提供的最大机械能 | 第108-109页 |
7.3 EDEM模拟中单周期内颗粒群的能量吸收计算 | 第109-111页 |
7.4 前吊杆倾角对颗粒能量及其吸收率的影响 | 第111-113页 |
7.4.1 前吊杆倾角对谷粒和茎秆动能及其吸收率的影响 | 第111-112页 |
7.4.2 前吊杆倾角对谷粒和茎秆势能及其吸收率的影响 | 第112-113页 |
7.5 振动频率对颗粒能量及其吸收率的影响 | 第113-116页 |
7.5.1 振动频率对谷粒和茎秆的动能及其吸收率的影响 | 第114-115页 |
7.5.2 振动频率对谷粒和茎秆的势能及其吸收率的影响 | 第115-116页 |
7.6 本章小结 | 第116-117页 |
第八章 农业物料变振幅筛分试验 | 第117-128页 |
8.1 试验台结构 | 第117-118页 |
8.2 试验方案 | 第118-119页 |
8.3 试验结果的处理 | 第119-121页 |
8.4 试验结果分析 | 第121-127页 |
8.4.1 与仿真试验结果的直观对比 | 第121-124页 |
8.4.2 前吊杆倾角对颗粒群运动的影响 | 第124-127页 |
8.5 本章小结 | 第127-128页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8-132页 |
9.1 总结 | 第128-130页 |
9.2 主要创新点 | 第130-131页 |
9.3 展望 | 第131-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42页 |
致谢 | 第142-14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143-145页 |
附录 | 第145-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