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Summary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7页 |
| 1 引言 | 第7-10页 |
| ·研究对象及概念设定 | 第7-8页 |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研究方法与目标 | 第8-9页 |
| ·论文的结构 | 第9-10页 |
| 2 相关学科中多重身份现象 | 第10-15页 |
| ·当代艺术领域中的身份“跨界” | 第10-12页 |
| ·身份扩张 | 第10页 |
| ·艺术+商业:从科班画家到赚钱机器 | 第10-11页 |
| ·艺术+组织:从低产量的手工业者到量贩式的雇佣老板 | 第11-12页 |
| ·艺术+沟通:从烟火独行侠到梦想收藏家 | 第12页 |
| ·设计领域中的身份“跨界” | 第12-14页 |
| ·对平面设计的意义 | 第14-15页 |
| 3 平面设计师多重身份产生的原因 | 第15-18页 |
| ·社会背景的变迁 | 第15页 |
| ·学科拓展的需要 | 第15-16页 |
| ·设计师的自身需求 | 第16-18页 |
| ·商业价值 | 第16页 |
| ·自身反省 | 第16-17页 |
| ·被动行为 | 第17-18页 |
| 4 平面设计师多重身份实践的工作模式 | 第18-24页 |
| ·跨领域研究合作:纽约2x4设计工作室 | 第18-20页 |
| ·基于社会学研究的综合身份实践:荷兰MM&DvdV设计组合 | 第20-22页 |
| ·混合不同学科的合作:荷兰LUST设计组合 | 第22-24页 |
| 5 预见未来的可能性 | 第24-26页 |
| ·未来的跨界 | 第24页 |
| ·误区 | 第24页 |
| ·启示和意义 | 第24-26页 |
| 注释 | 第26-27页 |
| 参考文献 | 第27-28页 |
| 致谢 | 第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