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试验论文--参数测定的仪器及技术论文

汽油发动机排气颗粒物检测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6页
    1.1 研究背景第8页
    1.2 大气颗粒污染物研究现状第8-10页
        1.2.1 相关研究现状第8-9页
        1.2.2 大气颗粒物浓度限值第9-10页
    1.3 汽车排放颗粒物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3.1 汽车排放颗粒物检测方法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2 汽车排气颗粒物浓度限值第12-14页
    1.4 研究内容第14-16页
2 汽油车排气颗粒物的特性分析及检测技术分析第16-30页
    2.1 颗粒物的特性分析第16-18页
        2.1.1 组分及来源第16-17页
        2.1.2 环境对颗粒物的影响第17页
        2.1.3 颗粒物危害及影响第17-18页
    2.2 颗粒物监测技术第18-22页
        2.2.1 主要的监测方法第18-21页
        2.2.2 监测方法对比第21-22页
    2.3 汽油车排气颗粒物的特性第22-24页
        2.3.1 理化组分第22页
        2.3.2 生成机理及特征第22-24页
    2.4 汽油车排气颗粒物取样方法第24-29页
        2.4.1 取样方法及主要类型第24-28页
        2.4.2 法规推荐颗粒物检测系统第28-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3 汽油车排气颗粒物检测系统构建第30-38页
    3.1 系统构建与仪器选型第30-34页
        3.1.1 检测系统总体结构第30-31页
        3.1.2 检测系统主要仪器选型第31-34页
        3.1.3 试验台的搭建第34页
    3.2 检测系统工作原理第34-35页
    3.3 颗粒物检测试验方案第35-37页
        3.3.1 检测车辆选择第35-36页
        3.3.2 检测流程确定第36-37页
        3.3.3 检测粒径分级第37页
    3.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4 汽油车排气颗粒物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第38-52页
    4.1 颗粒物质量、数量浓度分布特征第38-44页
        4.1.1 质量浓度粒径分布第38-40页
        4.1.2 数量浓度粒径分布第40-42页
        4.1.3 质量浓度与数量浓度相关性第42-44页
    4.2 排放环境条件对颗粒物的影响分析第44-48页
        4.2.1 温度对颗粒物的影响第44-46页
        4.2.2 湿度对颗粒物的影响第46-47页
        4.2.3 流量对颗粒物的影响第47-48页
    4.3 其它排气成分对颗粒物的影响第48-51页
        4.3.1 CO对颗粒物的影响第48-49页
        4.3.2 CO_2对颗粒物的影响第49页
        4.3.3 O_2对颗粒物的影响第49-50页
        4.3.4 HC对颗粒物的影响第50-51页
        4.3.5 NO_X对颗粒物的影响第51页
    4.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5 汽油车排气颗粒物检测工况对比及方法改进第52-60页
    5.1 发动机冷、热启动排气颗粒物分布情况对比第52-53页
    5.2 发动机不同转速下排气颗粒物分布情况对比第53-57页
        5.2.1 环境条件对比第54-55页
        5.2.2 质量浓度对比第55-56页
        5.2.3 数量浓度对比第56-57页
    5.3 发动机不同排量排气颗粒物分布情况对比第57-59页
    5.4 检测方法改进第59页
    5.5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结论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马体中EGFR信号通路上调NMDA受体亚单位GluN2B并参与LTP的形成
下一篇:生物活性材料促进关节软骨损伤修复和再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