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论文

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土地整理分区及保护对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1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2 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的选择第13页
        1.3.3 土地整理分区第13-14页
        1.3.4 土地整理和生物多样性第14-15页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5-18页
        1.4.1 构建指标体系第15页
        1.4.2 不同土地整理区的保护对策第15页
        1.4.3 不同土地整理类型中各保护级别分布状况第15-16页
        1.4.4 技术路线图第16-18页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8页
        1.5.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第18页
        1.5.2 土地整理的内涵第18页
    1.6 数据来源第18-21页
第2章 构建基于生物多样性影响因素的分区指标体系第21-26页
    2.1 农用地整理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第22页
    2.2 城乡统筹区域农村居民点整理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第22-23页
    2.3 宜耕后备资源开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第23页
    2.4 指标体系的构建第23-25页
        2.4.1 生态价值指标第24-25页
        2.4.2 生态风险指标第25页
        2.4.3 土地整理分布第25页
    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分区原则及分区方法第26-29页
    3.1 分区原则第26页
        3.1.1 地域分异原则第26页
        3.1.2 主要因素与综合因素分析原则第26页
        3.1.3 区域共轭性原则第26页
    3.2 分区方法的选择第26-29页
        3.2.1 主成分分析法第26-27页
        3.2.2 空间叠图法第27-29页
第4章 分区指标数据处理第29-39页
    4.1 生态价值指标第29-33页
        4.1.1 生物多样性重要程度第29-31页
        4.1.2 生态价值各指标因子分级赋值叠加第31-33页
    4.2 生态风险指标第33-37页
        4.2.1 中国坡度分布数据第34页
        4.2.2 中国各用地类型景观破碎度分布数据第34页
        4.2.3 生态风险各指标因子分级赋值叠加第34-37页
    4.3 土地整理规划第37-38页
    小结第38-39页
第5章 土地整理分区及保护对策第39-57页
    5.1 综合分区结果第39-49页
    5.2 土地整理类型的保护级别分析第49-52页
    5.3 分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第52-55页
    小结第55-57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7-59页
    6.1 研究结论第57-58页
    6.2 研究创新第58页
    6.3 不足与展望第58-59页
致谢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7页
附录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矿业城市工矿用地格局与城市热岛效应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含有人工制品的土壤系统分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