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引言 | 第6-11页 |
(一) 教育刑的含义 | 第6-8页 |
(二) 学术史回顾 | 第8-11页 |
一、西周以前教育刑思想的萌芽 | 第11-15页 |
(一) 西周以前教育刑思想的萌芽 | 第11-12页 |
(二) 关于象刑的争议 | 第12-15页 |
二、西周教育刑思想及实践 | 第15-25页 |
(一) 监禁改造制度 | 第16-19页 |
(二) 誓审制度 | 第19-21页 |
(三) 耻辱刑制度 | 第21-25页 |
三、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教育刑思想概述 | 第25-32页 |
(一) 孔子的教育刑思想 | 第26-28页 |
(二) 孟子的教育刑思想 | 第28-30页 |
(三) 荀子的教育刑思想 | 第30-32页 |
四、先秦教育刑思想的理论基础 | 第32-42页 |
(一) 德教观 | 第32-34页 |
(二) 宗法伦理观 | 第34-37页 |
(三) 天人观 | 第37-40页 |
(四) 人性观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