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一、目的港无人提货问题概述 | 第9-14页 |
(一) 目的港无人提货的现状 | 第9-11页 |
(二) 承运人在目的港无人提货时可能面临的损失 | 第11-12页 |
1. 海运费 | 第11页 |
2. 货物保管费 | 第11页 |
3. 集装箱超期占用费 | 第11-12页 |
(三) 目的港无人提货的原因 | 第12-14页 |
1. 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纠纷引致收货人拒绝提货 | 第12页 |
2. 国际贸易合同纠纷引发的目的港无人提货 | 第12-13页 |
3. 目的港所在国家的法律、法规、贸易制度和检疫规定等导致收货人无法提货 | 第13-14页 |
二、目的港无人提货存在的法律问题 | 第14-20页 |
(一) 法律规定模糊,责任主体不明确 | 第14-15页 |
(二) 法律期限规定不明确 | 第15-16页 |
(三) 法律对于留置的规定不明确 | 第16-17页 |
(四) 法律关于拍卖的规定不明确 | 第17-18页 |
(五) 缺乏关于提存的制度 | 第18页 |
(六) 救济途径之间存在着冲突 | 第18-20页 |
1. 期间上的不协调 | 第18页 |
2. 司法和行政的不统一 | 第18-19页 |
3. 清偿的顺序冲突 | 第19-20页 |
三、解决目的港无人提货问题的建议及立法完善方向 | 第20-28页 |
(一) 法律应明确无人提货案件的责任主体 | 第20-21页 |
(二) 明确法律规定的期限 | 第21-22页 |
(三) 《海商法》中制定海事留置权 | 第22-24页 |
(四) 完善《海商法》关于拍卖的规定 | 第24页 |
(五) 制定海事提存制度 | 第24-25页 |
1. 确定海事提存机关 | 第24-25页 |
2. 对适宜提存标的物作出具体规定 | 第25页 |
(六) 《海关法》与《海商法》相协调 | 第25-26页 |
1. 协调统一时间 | 第26页 |
2. 协调救济途径之间的冲突 | 第26页 |
3. 协调统一分配拍卖或变卖所得顺序 | 第26页 |
(七) 提高司法效率 | 第26-28页 |
四、结语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
致谢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