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8-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1.1 野生近缘植物在小麦育种中的利用价值及冰草的研究概况 | 第11-16页 |
1.1.1 小麦育种现状介绍 | 第11-12页 |
1.1.2 野生近缘植物在小麦育种中的利用 | 第12-14页 |
1.1.3 冰草在小麦育种中利用的研究概况 | 第14-16页 |
1.2 诱导产生易位系的方法 | 第16-17页 |
1.3 小麦异源染色质检测技术 | 第17-19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9-20页 |
1.4.2 本实验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5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2.2 全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1-22页 |
2.3 原位杂交 | 第22-23页 |
2.3.1 根尖制备 | 第22页 |
2.3.2 染色体制片 | 第22-23页 |
2.3.3 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 | 第23页 |
2.3.4 FISH-GISH检测 | 第23页 |
2.5 分子标记检测 | 第23-25页 |
2.5.1 冰草6P特异EST-STS分子标记检测 | 第23-24页 |
2.5.2 小麦5A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检测 | 第24-25页 |
2.6 农艺性状调查 | 第2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40页 |
3.1 基因组原位杂交检测 | 第25-27页 |
3.2 FISH-GISH检测 | 第27-30页 |
3.2.1 纯合易位系染色体基因组识别 | 第27-29页 |
3.2.2 普通小麦-冰草易位类型Type2着丝粒鉴定 | 第29-30页 |
3.3 冰草6P染色体易位片段大小分析 | 第30-33页 |
3.4 普通小麦-冰草易位类型Type5断裂位点分析 | 第33-35页 |
3.5 农艺性状调查结果 | 第35-40页 |
4 讨论 | 第40-43页 |
4.1 易位系结构组成 | 第40-41页 |
4.2 普通小麦-冰草不同易位类型表型 | 第41-42页 |
4.2.1 有效分蘖性状 | 第41-42页 |
4.2.2 丰产基因 | 第42页 |
4.3 易位片段遗传效应分析 | 第42-43页 |
5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