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3 福建省林业自然保护区概况 | 第10-13页 |
1.3.1 福建省林业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程 | 第10-11页 |
1.3.2 福建省林业自然保护区数量、级别、面积 | 第11页 |
1.3.3 福建省林业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 第11-12页 |
1.3.4 福建省林业自然保护区的分布 | 第12页 |
1.3.5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 第12-13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第14-21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4-20页 |
2.1.1 地理位置与范围 | 第14-15页 |
2.1.2 地质地貌 | 第15-16页 |
2.1.3 气候 | 第16页 |
2.1.4 土壤 | 第16页 |
2.1.5 水文水质 | 第16-17页 |
2.1.6 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 | 第17-20页 |
2.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2.2.1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2.2.2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第三章 茫荡山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1-27页 |
3.1 发展过程 | 第21页 |
3.2 建设现状 | 第21-25页 |
3.2.1 管理机构和队伍 | 第21-22页 |
3.2.2 社区情况 | 第22-23页 |
3.2.3 土地利用状况 | 第23-24页 |
3.2.4 基础设施 | 第24-25页 |
3.2.5 科研监测 | 第25页 |
3.2.6 宣传教育 | 第25页 |
3.3 存在的问题 | 第25-27页 |
第四章 茫荡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现状分析与存在问题 | 第27-38页 |
4.1 森林资源现状 | 第27-30页 |
4.1.1 植物种类与区系 | 第27页 |
4.1.2 动物种类与区系 | 第27-29页 |
4.1.3 大型真菌 | 第29页 |
4.1.4 其它保护资源 | 第29页 |
4.1.5 景观和旅游资源 | 第29-30页 |
4.2 森林资源结构现状 | 第30-37页 |
4.2.1 林地资源 | 第30-31页 |
4.2.2 有林地资源 | 第31-32页 |
4.2.3 林分资源 | 第32-36页 |
4.2.4 灌木林资源 | 第36-37页 |
4.3 存在的问题 | 第37-38页 |
第五章 发展对策 | 第38-41页 |
5.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保护管理水平 | 第38页 |
5.2 完善科研监测体系,提高科研监测水平 | 第38页 |
5.3 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社会生态安全意识 | 第38页 |
5.4 自然保护优先,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区资源 | 第38-39页 |
5.5 提高生态林补偿资金标准,创新管护机制 | 第39页 |
5.6 调整森林资源结构,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 第39页 |
5.7 健全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控体系,提高防治水平 | 第39-4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1-4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