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长统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绪论 | 第8-16页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 第8-10页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5页 |
三、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 第15-16页 |
第一章 东汉后期时代背景与仲长统思想特色 | 第16-25页 |
第一节 社会政治背景 | 第16-20页 |
一、社会政治危机的表现 | 第16-18页 |
二、士风的变迁 | 第18-19页 |
三、社会批判思潮的兴起 | 第19-20页 |
第二节 仲长统思想特点 | 第20-25页 |
一、浓厚的周文化情结 | 第20-21页 |
二、强烈的社会批判色彩 | 第21-22页 |
三、儒道融合的特征 | 第22-25页 |
第二章“人事为本,天道为末”的天人论 | 第25-34页 |
第一节 天道观 | 第25-30页 |
一、对道家天道观的继承 | 第25-27页 |
二、“治乱由人”的天人关系论 | 第27-30页 |
第二节 治乱循环的历史观 | 第30-32页 |
第三节 知行并重的认识论 | 第32-34页 |
第三章 积极有为的治政思想 | 第34-43页 |
第一节 治政理念中的“有为”与“无为” | 第34-35页 |
第二节 对儒家政治思想的化用 | 第35-40页 |
一、德治为先 | 第35-37页 |
二、以礼为宗 | 第37-38页 |
三、布德生民 | 第38页 |
四、以“中”为用 | 第38-40页 |
第三节 道家政治原则的补入 | 第40-43页 |
一、因时而变 | 第40-41页 |
二、刑名之法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忠孝观念与济世逍遥 | 第43-52页 |
第一节 孝道与忠君 | 第43-47页 |
一、以义为准的孝道观 | 第43-45页 |
二、以道事君的忠君观 | 第45-46页 |
三、“人人必行”的修养观 | 第46-47页 |
第二节 从救世到逍遥的人生观 | 第47-52页 |
一、忧国忧民的济世精神 | 第47-48页 |
二、明哲保身,择主而辅 | 第48-50页 |
三、逍遥出世的人生选择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