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前言 | 第11-13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2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羌族传统体育是拉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特殊引擎 | 第12页 |
1.2.2 基于羌族传统体育文化开发与保护的需要 | 第12-13页 |
1.2.3 有利于推进羌族地区经济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 第13页 |
2 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2.1 关于羌族体育的挖掘、保护与传承、现状与发展对策等研究 | 第14-15页 |
2.2 关于羌族体育文化的研究 | 第15-16页 |
2.3 关于羌族体育社会功能的研究 | 第16-17页 |
2.4 关于羌族体育旅游的研究 | 第17-18页 |
2.5 关于羌族体育活动进入学校课程教学的研究 | 第18-20页 |
3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 | 第20-21页 |
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20页 |
3.2 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20-21页 |
3.2.1 文献资料法 | 第21页 |
3.2.2 实地考察法 | 第21页 |
3.2.3 访谈法 | 第21页 |
3.2.4 逻辑分析法 | 第21页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1-44页 |
4.1 羌族传统体育文化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1-30页 |
4.1.1 羌族传统体育文化根源探析 | 第22-24页 |
4.1.1.1 羌族传统体育文化源于生存与生产劳动 | 第23页 |
4.1.1.2 羌族传统体育文化源于原始战争 | 第23-24页 |
4.1.1.3 羌族传统体育文化源于宗教祭祀 | 第24页 |
4.1.1.4 羌族传统体育文化源于风俗习惯和节庆活动 | 第24页 |
4.1.2 羌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分析 | 第24-28页 |
4.1.2.1 历史悠久性 | 第25页 |
4.1.2.2 民族地域性 | 第25-26页 |
4.1.2.3 宗教信仰性 | 第26页 |
4.1.2.4 形式多样性 | 第26-27页 |
4.1.2.5 娱乐趣味性 | 第27页 |
4.1.2.6 民族交融性 | 第27-28页 |
4.1.3 羌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价值分析 | 第28-30页 |
4.1.3.1 有利于提高游客的兴趣 | 第28-29页 |
4.1.3.2 有利于羌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 第29-30页 |
4.2 羌族地区旅游业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30-38页 |
4.2.1 实地调研 | 第31-35页 |
4.2.1.1 茂县旅游现状调查 | 第31-32页 |
4.2.1.2 汶川旅游现状调查 | 第32-33页 |
4.2.1.3 理县旅游现状调查 | 第33-34页 |
4.2.1.4 北川旅游现状调查 | 第34-35页 |
4.2.2 羌族地区旅游业调查结果分析 | 第35-38页 |
4.2.2.1 羌族地区的旅游人数和收入明显增长 | 第35-36页 |
4.2.2.2 羌族地区的旅游交通条件明显改善 | 第36-37页 |
4.2.2.3 羌族地区的旅游商品明显增多 | 第37-38页 |
4.2.2.4 羌族地区的旅游业态日趋丰富 | 第38页 |
4.3 羌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地区旅游业互动发展现状分析 | 第38-44页 |
4.3.1 羌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业互动发展的现状 | 第38-42页 |
4.3.1.1 国家相关政策为羌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指明了方向 | 第38-39页 |
4.3.1.2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羌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 第39-40页 |
4.3.1.3 羌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 第40页 |
4.3.1.4 繁多的羌族传统体育项目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 第40-42页 |
4.3.2 羌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业互动发展面临的困境 | 第42-44页 |
4.3.2.1 羌族地区的经济、教育发展滞后是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 | 第42-43页 |
4.3.2.2 人文社会文化意识淡薄,体制不够健全,制约了两者的互动发展 | 第43页 |
4.3.2.3 体育旅游领域对羌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共享与利用不足,致使发展受限 | 第43-44页 |
4.3.2.4 专业人才匮乏,基础设施不完善,影响了两者的互动发展 | 第44页 |
5 对策与建议 | 第44-50页 |
5.1 对策 | 第44-49页 |
5.1.1 羌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业互动发展思路 | 第44-48页 |
5.1.1.1 树立正确的互动发展观,以促进文化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 第45-46页 |
5.1.1.2 以大众旅游时代为契机,充分利用羌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以提高社会生产力 | 第46页 |
5.1.1.3 以羌族传统体育文化及自然生态环境为载体,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 | 第46-47页 |
5.1.1.4 以政策为导向,积极拓展羌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市场 | 第47页 |
5.1.1.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养管理专业人才,提升文化与旅游服务水平 | 第47-48页 |
5.1.2 羌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业互动发展模式探索 | 第48-49页 |
5.1.2.1 以民俗文化与旅游景区带动的发展模式,促进羌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 第48页 |
5.1.2.2 以羌族传统体育文化“搭台”,旅游经济“唱戏”的互动发展模式,促进地区经济稳定发展 | 第48-49页 |
5.2 建议 | 第49-50页 |
5.2.1 融合羌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资源,多方位体现其旅游价值 | 第49页 |
5.2.2 以旅游产业开发带动羌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第49-50页 |
5.2.3 充分考虑推动羌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业互动发展的驱动因素 | 第50页 |
6 结论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