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中、老年论文

时间银行应用于社区互助养老的研究--基于积极老龄化的视角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20页
    1.1 选题背景第9-13页
        1.1.1 人口老龄化加剧第9-10页
        1.1.2 空巢化带来的挑战第10-11页
        1.1.3 失能老人面临照料困境第11-12页
        1.1.4 新型养老模式的出现第12-13页
    1.2 选题意义第13-14页
        1.2.1 理论意义第13页
        1.2.2 现实意义第13-14页
    1.3 文献综述第14-17页
        1.3.1 国外文献综述第14-15页
        1.3.2 国内文献综述第15-17页
    1.4 论文研究概述第17-20页
        1.4.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4.2 研究方法第18页
        1.4.3 创新点第18-20页
第2章 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相关概念和理论第20-22页
    2.1 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相关概念第20页
    2.2 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相关理论第20-22页
        2.2.1 社会资本理论第20-21页
        2.2.2 结构功能主义第21页
        2.2.3 社区认同理论第21-22页
第3章 时间银行在国内外社区养老服务的应用研究第22-27页
    3.1 日本时间银行在社区养老服务的应用第22-23页
    3.2 美国时间银行在社区养老服务的应用第23页
    3.3 英国时间银行在社区养老服务的应用第23-24页
    3.4 我国时间银行在社区养老服务的应用第24-27页
第4章 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社区时间银行案例调查第27-41页
    4.1 武汉市百步亭社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现状第27-29页
    4.2 武汉市百步亭社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参与者调查第29-36页
        4.2.1 参与者性别分布情况第29页
        4.2.2 参与者年龄分布情况第29-30页
        4.2.3 参与者家庭状况调查第30-31页
        4.2.4 参与者经济状况调查第31-32页
        4.2.5 参与者参与动机调查第32页
        4.2.6 参与者参与途径调查第32-33页
        4.2.7 参与者存取记录调查第33-34页
        4.2.8 参与者满意度调查第34-36页
    4.3 调查现状第36-38页
        4.3.1 服务项目多元化,利于人力资源配置第36-37页
        4.3.2 经济状况对参与者有一定影响第37页
        4.3.3 时间银行的回馈机制是参与者的重要保障第37页
        4.3.4 社区宣传是吸纳参与者的重要途径第37-38页
        4.3.5 参与者对时间银行持支持态度第38页
    4.4 调查问题分析第38-41页
        4.4.1 缺乏政策引导第38-39页
        4.4.2 缺乏规范管理第39页
        4.4.3 收支不平衡第39页
        4.4.4 通存通兑困难第39-40页
        4.4.5 服务质量不高第40页
        4.4.6 时间货币量化不清第40-41页
第5章 时间银行应用于社区互助养老应用的策略建议第41-44页
    5.1 引导政府责任回归第41页
    5.2 规范时间积分管理第41-42页
    5.3 优化组织管理第42页
    5.4 利用互联网技术第42页
    5.5 提供专业技能培训第42-43页
    5.6 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第43-44页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附录第47-49页
    附录A 社区老年人参加时间银行模式下互助养老情况调查第47-48页
    附录B 时间银行模式下社区互助养老的参与者满意度调查第48-4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与医保支付标准研究
下一篇:我国中年人未来养老责任主体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GSS2013数据